有钱,嫁闺女自然也给多多的嫁妆。
甚至不需要自己有钱,但凡人家女方嫁闺女不要高彩礼,他家娶媳妇不用大出血,那嫁闺女不也不用要高彩礼?也能有钱给闺女准备更多的嫁妆?
家家户户都这样办的,咋自己家闺女就埋怨上了?
你说你要是看病救命,爹娘哪怕借也给你凑,你给小姑子凑自行车的钱,爹娘又没疯干嘛给凑?
你倒是心疼小姑子,你咋不心疼心疼爹娘呢?
时候不早,林母和林父留闺女一家住一宿,明儿再走。
林姝同意了。
她得盯着林母别心软烂好人,看大娘被林艳儿逼得没法儿再松口给凑凑。
她把林母引导的现在对解家都没以前那么心软,就算解金奎、解金兰来卖惨,林母都能扛住了,哪能败给林艳儿呢?
其实一个人的心就那么大,它能装能爱的人和物有限。
陆绍棠“牺牲”的时候她惦记着给女儿改嫁又担心方荻花不满,后来林跃离婚她心疼宝儿,林夏离婚她心疼林夏,大姐家出事儿又担心这个那个,她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担心解家。
即便是有那么两分心思,也在林姝刻意安排下越来越淡。
解二舅和二舅妈会定期来看她,帮她干活儿,却一点好处都不肯要。
解金奎和解金兰也定期来看她,却只要好处、抱怨,一点不帮忙,他们不但抱怨家里人连对他们最好的解老太也抱怨,那林母自然就有所觉察。
他们来的次数越多,就越消磨林母对他们的关心,助长对他们的不喜。
可惜解金奎看不懂,只以为别人会永远爱他,他可以永远拿捏别人呢。
也不想想,就连解老太都不会永远爱他,林母这个四姑又怎么可能?
晚上林姝就给林母分析林艳儿的心理,只要让林母知道林艳儿的自私心理和处境,就能抵消林母滋生出来的心软。
只要对方不值当同情,那就没必要去多管。
再怎么心善,也没法共情挖娘家给小姑子买自行车的人吧?
人只会共情相同处境、相同利益的情况,而不是只共情性别、身份。
帅哥怎么共情娶不到媳妇儿的丑男?
春风得意的干部怎么可能共情被打倒的干部?
中产阶级忧心孩子的学校、兴趣班,穷苦人忧心的是下一顿饭吃什么,怎么可能共情?
只有曾经身处过泥潭,才会知道泥潭的污浊,只有身处过地狱,才知道地狱的烈焰。
林艳儿压根就没被吸过血,她怎么可能共情被真正压迫吸血的女儿们?
她只是自我自私,恨不得吃尽家庭红利,而她小姑子是一类人,所以她们可以很好的共情,并且愿意为此结盟,一起搂各自娘家的钱,以便将来她跟着沾光。
实际怎么可能?
她小姑子变成城里人以后,怎么可能共情她这个乡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