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们太过惊讶,盼盼甜甜被问腻歪了,再有人问就谦虚道:“学当大夫一点都不难,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这就是个熟能生巧的技术活儿。你判断好是什么病,然后拿出对应的治疗方案就好。”
对于大部分普通大夫来说,当医生就是个技术活儿,因为还轮不到他创新、开发新的药剂、治疗方案,都是在重复别人的方法。
比如那些学两年就上岗的军医,只需要会开药打针包扎急救就好。
只有智商、技术都到达一定高度的大夫,才能去创新,研究新的东西,把现有的医疗手段往前推动一下。
这样的每一个都能名留青史。
不少大人过于惊讶震撼,有的回家各种花式儿夸“陆局家俩孩子”真厉害,有的话里带着酸溜溜的味道“真的假的,这是想让孩子进医院提前造势”,更多的是夸完陆局家孩子厉害的同时还得贬低一下自己孩子“瞅瞅你们呀,比人家还大呢,啥也不是吗,就不能跟人家好好学学”、“瞅瞅人家,再瞅瞅你们,吃一样的饭,人家小小年纪就会看病,你们比人家大呢跟二傻子似的。”
孩子又不是真的二傻子,他能服气?
二傻子是谁生的?
谁愿意被人骂二傻子?
不敢跟爸妈使劲,可不就越发看“别人家孩子”不顺眼?
于是原本对盼盼甜甜“尊重有加”“退避三舍”的孩子们突然就对两人满怀敌意起来。
并且有几个刺头暗中筹划酝酿,想给那俩“好孩子”点颜色瞧瞧,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什么码头拜什么大哥,别太出风头。
枪打出头鸟知道不?
盼盼甜甜并没有当回事,照旧每天上学放学、甜甜沉迷看医书,盼盼苦练画画。
这日林姝则陪着詹秋冉去拜访了詹家爷爷奶奶。
吃中饭的时候陈燕明匆匆过去,詹家大伯大伯母小叔也过去聚了聚。
看得出来,詹家很以詹秋冉为傲,对陈燕明也非常满意,不过看詹秋冉的态度比较克制,并没有格外亲昵,林姝就知道这是有故事的。
其实以前在祁州詹妈很少提及公婆,詹秋冉和詹佳丽也不常提及爷奶,林姝差不多也猜到两家感情有点淡。
她自然不多问,谁家还没有几门表面过得去的亲戚?
下午她们还和詹秋冉几个工作不错的老同学去茶馆坐了坐。
这些人多半是大夫,还有在卫生部门工作的,也有亲朋或者爱人在文化部门、出版社等地方工作。
他们答应回去说说,到时候介绍感兴趣的人给林姝认识。
当然林姝跟他们聊起来就只说要张罗开创新刊物,其他的不多聊,等物色到合适的人选再细聊。
傍晚时分,两人就给陆绍棠打电话,等他和陈燕明顺道载她们回去。
吉普车回到大院儿,在门岗亭那边减速,边上等着的一个士兵小跑上来,给陆绍棠行礼,“陆局,军区小学请您过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