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上各地官府很多只听命令不做事,又或者是做事但又做不好事,而地方乡绅豪商对于新法的态度又格外的抵制,也在地方上闹出不少动静,反正目前来看新法推行在地方上就是各种乱象齐出,这导致每天内阁收到的奏疏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但好在现在新法还没有推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各地虽有些乱象但也不是什么大事,还不足以真正动摇许良的新法,许良也只能按部就班的一个个解决处理,等待局势随着时间发展。
眼看自己的工作已经接近完成的时候,却有一个小插曲打断了许良。
谁是大王谁是小王还真说不好哟!
都是这老天爷把人逼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他们甚至只能怨恨老天爷,当初为什么不发雨,不发雨田里的收成就不好,收成不好就吃不上饭,吃不上饭就只能向王家高价借粮活命,最后还不上利滚利就只能卖田卖儿子抵债。
县太爷要在县里边做点事情,没有我王老太爷配合点头他能做得好?
今日他也只是寻常工作而已,堆成高高不知几摞的奏疏他也大多看过,而且都附上了自己的处理意见,这样就算是完成了内阁的“票拟”,奏疏会送到皇帝处由皇帝亲自审阅。
这一点别说王老太爷明白了,就连王石头的父母也十分清楚,县里的人都十分清楚,以前都是这样的,谁也拿王家没有办法。
听起来似乎内阁权柄变重是大臣们喜闻乐见的事情,但是对阁臣们来说工作量的增加也是实实在在的,老实说现在大明的事务确实多,许良他们天天这么干也有点撑不住,他都打算给朱标上书扩充内阁成员了。
毕竟新法所意味着的是另外一套社会规则,官府与士绅共治天下的局面被打破,朝廷权力直接侵入到原本乡绅宗族的范围当中,国法必须要大于宗法家法了,全大明所有人都要重新找好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
近期内阁的事务多半都是新法相关的,虽然朝廷已经做了许多前期工作,但是新法的推行依然效果依然不理想。
县太爷只跟他们说了一句话:“你们报官,本官给你们做主!”
大明地方上新法推行正在日拱一卒的时候,中枢朝廷依然在日复一日的支撑整个帝国的运转,只是以前朝廷最忙碌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是皇帝,但现在已然变成了新的内阁机构,因为内阁分担了皇帝大部分工作。
杨荣这时候拿过来一个奏疏送到许良面前,许良见状便知这大约是比较特殊的事情,便也直接接过来看了起来。
奏疏所写只是江南小县的一个案子,只不过背后还牵扯到朝廷中枢的某位官员,按理来说似乎也没什么重要的,但是许良却很快意识到这个案子特殊性,下意识就与杨荣对视一眼,而杨荣也朝着许良点点头。
许良便直接叫来科吏:“把这份奏疏直接送去给陛下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