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访友。”
乔巧一脸诚恳。
好在码头官员就是对稀少的女户主感到略惊讶,没有多问。他忙着呢!
直接问:“你们的白牌子,买几日?”
“半个月。”
乔巧早想好了答案。
接下来交钱,领牌子。
乔巧庆幸手续办的如此顺利时,殊不知一半是她和贺伯的女性、老人身份起了作用。
这两者在野外就是匪徒流民的菜。但过城池关卡,守军是完全没把这两者当回事。
之前年轻将领如斯,码头官员亦如斯。
进入平阳县,两人简单在路边摊吃了一碗素面,见天色尚早,不忙找客栈,先奔县衙办路引。
谁知道申请路引要几天,早点办总是好的。
门口问了衙役,才知道针对他们这种情况,各地沿海沿河城镇,都专门设置了一种市舶司机构。
虽然某些地方因为战争乱了套,但平阳县的市舶司尚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区别在于以前的市舶使,是朝廷派遣,现在的市舶使,由县太爷控制。
乔巧也不管这些背景,反正能给老百姓办路引就行。
市舶司在县衙隔壁,寥寥无几的商人旅客,已经在门外排队等候了。一问,原来市舶使是由县太爷幕僚兼职的,要申时才会来坐一个时辰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