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复兴帝国并非缺乏建造巨型星舰的技术,实则在不断取得重要科技进步与古老魔法传承的融合下,帝国的材料工程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
大帝蒋东阁,甚至在陶德的协助下,成功合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物质,这一创举无疑为复兴帝国的星舰建造开辟了崭新的视野。
超越现有标准的巨型星舰,其挑战并非源自推进系统,因为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缺乏空气阻力的环境下,星舰的大小并不会成为限制其速度的因素。
真正的难题在于护罩技术的同步提升与能量供应的持续性。
在星舰设计中,舰体外壳与能量护罩相辅相成,构成了抵御宇宙种种威胁的第一道防线。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优化,复兴帝国的工程师们发现,通过采用多种新型合成金属构建多层护甲,并在各夹层中注入经过特殊调制的能量力场,这些护甲能够展现出独特的能量吸收与反射特性。
这一创新设计,使得星舰能够有效抵御包括强烈恒星辐射在内的各种宇宙射线,同时具备了在反空间内安全航行的能力,避免了因能量压缩而导致的结构破坏。
这一系列的科技进步,不仅标志着复兴帝国在星舰建造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为帝国的星际征途铺平了道路。
所有复兴帝国星舰的最外层,在融合了尖端科技与古老符文后,形成了坚不可摧的能量护甲,这种由物质与能量交织而成的力场,凭借其精妙的结构设计,能够吸收并分散撞击产生的能量,从而轻松抵御常规碰撞。
护罩技术,作为复兴帝国对宇宙物质深刻理解的集中体现,已成为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问。它不仅代表着科技的飞跃,更是对宇宙法则深刻洞察的结晶。
而构成星舰舷窗的强化材料,则是无数科研人员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这种材料在保持高度透明的同时,丝毫未减其防御性能,确保了星舰内部视野的开阔与安全。
即便是以美努杜拉那见多识广的眼界来看,经过全面改造后的盘古号星舰,也无疑展现了复兴帝国星舰建造技术的巅峰实力。它不仅在防御系统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在攻击性能上实现了对西格玛人最先进重型星舰的超越,尤其是在某些关键性攻击指标上,盘古号更是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然而,即便是如此强大的盘古号,其建造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追求更为强大的火力系统,工程师们不得不面对护罩能量递增速度的问题。尽管他们已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并开发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但在护罩能量的快速补充与递增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时间与资源来进一步完善。
对于舰身主体已经超过两千公里的超级星舰“盘古号”,它的护罩力场从初始状态增强至巅峰状态,所需时间也会比一般的星舰时间要长一些。
其庞大的体型,使得它更容易受到行星引力的牵制,从而牺牲了灵活性,因此在近地轨道作战中显得尤为笨拙。
但当“盘古号”的护甲力场达到极限强度,或是其装备的五百门长达十公里的聚能激光晶体炮同时开启,形成直径覆盖十五万里的庞大保护罩时,它无疑将成为复兴帝国各大种族历史上最恐怖的战争机器。
当然,在这种极致状态下,“盘古号”的能量消耗也极为惊人,会严重削弱其机动性能。
因此,它并不适合应对太空中的复杂多变战斗,而是更适合作为对固定目标,如行星轨道上的空间站或太空堡垒,进行毁灭性打击的终极武器。
范·巴森滕同样深刻认识到这一短板的存在,因此他巧妙地构思出以灵活的小型星际巡洋舰作为盘古号的辅助力量,以此来弥补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