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赵天赋的父亲从小培养的可堪信任的仆人。
加上赵天赋老爹临死前从军队那边倒出来的五副盔甲,虽然只是薄板甲,但也是盔甲。
有钱有刀,到哪都能吃得开。
林家位于城市的繁华中心,靠近码头,是一个典型的南洋风格的庭院住宅。
大门紧邻繁忙的街道,一扇精雕细琢的木门后是一个宽敞的庭院。
庭院中央种着几棵高大的椰子树,提供了必要的阴凉。
周围则布置着各式各样的热带花卉,色彩斑斓,散发着阵阵芳香。
走进室内,内部装饰融合了华丽的葡萄牙瓷砖、精致的木雕和传统的红木家具。
家中的摆设既有来自中国的古董瓷器,也有从欧洲带回的艺术品,更不乏当地手工艺品。
在林家,能看出来这个时期的南洋,已经有东西文化融合碰撞的苗头。
和后世电视剧中的某些民国的家庭配饰,都有些类似。
赵天赋在厅中等待,不一会,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迎了过来。
“大人久等了,在下林启荣。”
林启荣的口音有点江浙一点的感觉,又带一些东南亚土话的急促感。
赵天赋讲的则是正宗的北方官话。
需要说的慢一些,双方才都能听懂对方话的意思。
“本官赵天赋,添为大明翰林院编修,从七品官职。”
林启荣肃然起敬,大明对于东南沿海的管控力度不高。
但是大明的士绅对于东南沿海的管控力度很高,对于东南亚,也有深远的影响。
大部分在南洋求生的汉人,依旧对大明这一个庞然大物保持着敬畏之心。
而一个县令,不过是九品,一个知县,不过是七品。
翰林编修这样一个清贵的职位,别看比知县低半品,但一是清贵,二是京官,外出京城,就连知县都要以礼相待。
“赵大人!”
大人一词,元之前是对于父亲的称呼,但是在元之后。就多用于百姓对官员了。
譬如《金瓶梅》《红楼梦》中,家丁仆人对于主人或者家中贵客的称呼中,“大人”一词就频繁出现。
“林先生!”
赵天赋展示了自己的官方印信和一些身份证明之类的东西,双方的气氛开始融洽,其乐融融。
落座之后。
林启荣询问赵天赋的来意。
赵天赋章口就莱,“大明垂危,闯逆逼近京城,陛下令我来南洋求助诸士绅,汇聚资产,以助大明。”
林启荣面露难色,“这...南洋诸多汉人,求生已经十分不易,哪里有余钱来支援大明呢?
还指望大明的战舰来南洋一遭,再复现郑和大人的伟迹,从而使夷人不敢小觑我等。
现如今,大明竟然都内忧外患了吗?”
赵天赋正色说道:“林兄此言差矣,闯逆不过癣疥之疾,朝廷只要过了此次危机,依旧是无敌大明。
国朝三百载,什么样子的苦难没有见到过,怎么会因为一场小小的邮差造反而倒下呢?”
林启荣说:“赵兄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南洋的汉人实在是太穷困了,实在是拿不出钱来支援大明。”
赵天赋说:“那自然是不用让南洋的兄弟白出血汗,我有纹银三百两,想要买一艘上好战船,连带几个船夫奴婢。
不知道林兄弟有没有门路?
拉来一支兵马,我就北上勤王,到时候,也会向圣上表明南洋林家的勤王之功。”
林启荣面露难色,“赵兄,夷人洋人对战船把控严格,对于我们汉人更是多加防范。
若是从商赚钱还好,若是拉起丁伙,那群夷人是万万不许的。
他们手中有火枪,寻常刀剑不是他们对手。
我劝赵兄弟还是多思考一下,不要贸然得罪了此地的洋人和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