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西安,就离李自成兵败被杀不远了。
鞑子即将席卷全国。
或许是因为李自成对官绅的逼迫太甚。
鞑子每到一地,官绅都十分欢迎,巴不得大清天兵早点来,把该死的李自成打个稀巴烂。
所以南明史就提出了一个观点。
李自成的失败,不是因为他指挥失当,也不是因为大顺军是农民军没有战斗力。
在山海关,大顺军能以弱于吴三桂加多尔衮的人数和他们两个打的旗鼓相当棋差一招。
大顺输在了没有支援。
李自成既没有和当地的士绅结合起来,形成稳定的封建势力。
也没有全面发动工农搞阶级斗争。
他既不要,也不要。
就成为了无根浮萍。
反而是鞑子入关之后,迅速的汉化,将汉人士绅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
得到了本地人的支持。
所以鞑子才会所向披靡。
...
“这边的人,跟着周挺,这位是周大人,周挺,当前为内务大总管,主导营地内外事物。
这位是林启征,为民兵训练总长,主训练。”
林启锋单独是秩序维持者,是赵天赋的护卫总长。
胡蒙带着匠人去研究怎么造房子,怎么造船造工具。
赵天赋在难民中找到一个老农,据说是见过铁矿石的,让一队人跟着他去找铁矿。
赵天赋则是主要和难民在一起,研究怎么种地。
种地,和妇女同胞研究用树纤维纺织,和烧砖头的那位研究怎么合理的烧原始草木灰水泥。
和榨油的研究怎么间作套种大豆,种哪种大豆出油率最高最好。
榨油的也管种大豆,因为这玩意往往是家族企业。
从种植到出油,都是一个人操办,没有啥分工合作之类的东西。
一个人就是一整个流水线。
...
三月过去。
到了夏季,澳洲这边更为炎热,但有海风吹拂,倒是不似大明的东南沿海那般要人命。
反而还比较舒服适宜。
组织好难民之后,周利和胡猛又带着人去了一趟马六甲。
找林家再借了一次粮食和人手。
这次主要是找了一个冶铁的师傅。
这师傅是林家冶铁师傅的大徒弟,在林家也地位不菲。
可见林大成为了支持女婿的事业,也是将压箱底的家产也拿了出来。
而且林大成也不问如今赵天赋的根据地在哪。
也不问赵天赋的地盘在不在大明。
反正要钱就给,要人也给,要啥给啥,半点不还口。
主打一个佛系投资人。
这次周利带回来几个消息,都是在港口探听到的。
“西班牙人也想在大明找个落脚的地方,就和葡萄牙人占了澳门一样。”
“他们正在整军备战。”
“而荷兰人又和郑芝龙打了一仗,港口上来了许多伤员。”
“大明那边,闯王兵败被杀了,鞑子杀入了山东,孔圣人家里一下就倒向了鞑子。
说鞑子是至圣啥玩意皇帝,真是晦气。”
前面的几个消息都是赵天赋没料到的。
后世对于东南亚的记载也没那么详细,这个地方三天两头出个战争。
输输赢赢的也比较经常。
想要详细的资料得查阅东印度公司,不管是荷兰还是英国的,他们内部的纸质资料。
外界流传的不多,不广。
再加上。
外国人没有像华夏一样死记战争史,输一场就流传万世的那种思想。
他们对于战败看的很是寻常。
也就是华夏,赢得太多了...偶尔输一场能让史官分析上一本。
所以关于东南亚的战争史,赵天赋了解的真不清楚。
不过水混起来,也有助于他们这种小势力摸鱼。
最后一个消息,就是不出赵天赋所料了。
孔圣人的后裔中的硬骨头,早在一次次改朝换代中被洗干净了。
留下的都是会低头而且跪的快的。
这次鞑子前脚入关,后脚孔府就磕了头,也是正常的流程。
就是苦了山东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