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天亡我也~呀~”
一个汉子痛哭流涕,跪地不起。
悲伤的气氛迅速传开,千人竟无一人提起反抗之心。
古斯塔夫在其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里面提到过。
群体中的个体会失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变得容易受到情绪和无逻辑的观念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强烈的情绪表达,可以迅速在群体中传播,导致集体的情绪反应。
甚至是行为上的集体放弃或者服从。
在特定情境下,群体成员会其常规的社会行为模式,采取非常规的、有时甚至是非理性的行为。
放在此处,就是上千人被区区十几人驱赶如同牛羊。
放在古代通用时候,那就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或者叫兵败如山倒。
鞑子十几骑兵停在他们面前,都是笑嘻嘻的摸样。
“明人如同猪羊,明人的官员更是如同牧羊的土狗。”
“一旦遇到了屠刀,便只会低头待宰。”
“就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了。”
“也怪不得会被我大清入关,横扫天下。”
“这大明,亡的是应该的,这大明的人,也是应该做我大清的猪羊的。”
...
“姐夫,真的有难民在海边。”
一少年在桅杆上眺望。
周挺这次拉来了两条船,一条是赵天赋给的宝船,一条是从林虎那里开出来的平底帆船。
平底商船往往用在江河之内,不能在海上长久漂泊。
遇到风浪,倾覆的危险也比其他尖底船要大。
好处是载重更多。
周挺拿出望远镜看了一眼,放下之后就说道:“准备好火炮和枪弹。
鞑子在驱赶这些难民入海。”
满清在入关的时候,为了杀灭明人的反抗心思,大肆屠戮了一遍又一遍。
不要小看人类对于自己同胞的杀戮欲望。
尤其是满清中本族人只占据了整个军事集团的不到三分之一。
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皈依者。
在皈依者心理的影响下,他们会更加卖力的屠戮原本的同胞,用来证明自己已经与他们进行切割。
船上装载了四门火炮,都是经过检修之后射程和准度最高,安全性也最高的四门炮。
一侧两个。
现在在不影响船身倾斜的前提下,将其中三门挪到一侧,另一侧用人和粮食压仓。
另一部分人站在火炮同侧夹板上,开始预装填和预瞄准。
船只逐渐接近海岸。
没有码头的情况下,贸然接近海边,会搁浅。
所以船只在海边大概几十米外停下。
鞑子的骑兵隔着约二百米看着这两艘大船。
“不像是咱们的船...”
“也不像是朝鲜和东瀛人的。”
“船上的这个旗子,大明的。”
“明人还有船只敢于北上?”
满清也是有海上力量的。
甚至满清都计划过,通过辽东半岛,贯穿渤海,在山东登陆。
可惜计划没变化快。
船还没造几艘,崇祯自己玩没了你说这个...
整明一代,在朱棣之后,官方的海上力量都约等于无。
民间的海上力量,有时候还和大明官方顶着干。
肆虐东南沿岸的倭寇里边,有几成是真倭寇有几成是大明自己的民间力量,还不好说。
鞑子十分纳闷。
他们停住马,看着这几艘大船,看看他们想要做些什么。
这大船慢慢的横了过来,将一侧对准了他们。
这是...
唉?
我炒!
砰!
火光一闪。
三门炮以此射出。
三发重炮在落入地面之后溅起大片泥土,随后弹跳而起。
数公斤的实弹在空中略过一个鞑子,将鞑子连人带马掀去半边。
等到炮弹飞过。
几个鞑子的马匹受惊,将人也颠了下去,自己逃命去了。
那船稍微歇息片刻,没等几个鞑子跑出去多远。
砰砰砰!
又是三发炮弹,又将几个鞑子带走。
船上的炮,用来打船是不好使,但是打岸上的东西,那可太好使了。
本来船炮就是陆炮的puls版本,又沉磅数又大,不用估计拖拽费力,设计的就是奔着威力去的。
这下又用来射击平地慢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