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校长这人平日里太严肃了, 做教导主任的时候跟老师们关系就淡淡的。
要不是大家知道她这人做事认真是个很好的人,当初也不能听从她的安排。
郑校长说完还有些不好意思,生怕她们不答应, 忙道,“算了,我也不一定有时间。”
“大周末的能有什么事儿啊。”蔡老师好歹现在也是教导主任了,年龄跟郑校长也差不多少, 笑道, “咱们大家一起聚会, 怎么可能少的了你, 有事儿也得往后挪。”
其他老师也纷纷这么说, 郑校长眼眶微红,点头道, “好。”
看着郑校长这样, 薛明珠忍不住心里暖暖的,她真的很幸运了, 除开最开始的时候,她在学校真的很顺利也很自在了。
大家说好了, 薛明珠也得忙着学习了。要考的科目多, 复习的任务繁重, 真的是一分钟当成两分钟用了。
晚上夜校的课也停了, 留给大家的是自己复习的时间,不过大家还是都不约而同的跑到这里来了。就像以前他们上课的时候一样。
有问题了大家一起商量解决, 学习的效率也能高了不少。
第二天的时候薛明珠就不用去学校上课了, 和薛明兰一商量她们决定就在家里学习了, 饭点的时候杨凤梅过来送饭,能节省不少时间。
中午的时候外头有人敲门, 薛明兰去开门,然后呀了一声,然后喊道,“明珠,快来,谢家爷爷奶奶来了。”
薛明珠也很惊讶,忙穿上外套出来,然后就看见谢文礼和刘文芳穿着厚厚的衣裳站在院子里了。
对上刘文芳温暖的眼神,薛明珠只觉得眼眶发酸,扑上去抱住她,“奶奶,您和爷爷怎么过来了。”
刘文芳抱紧她拍拍她后背说,“首都冬天太冷了,我们来投奔你过冬啊。”
薛明珠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赶忙拉着她手和薛明兰提着行礼往屋里走。
“爷爷,累不累?”
谢文礼摇头,“不累,东西是警卫员给送过来的,又不用我们提。”
薛明珠回头看,“那小张人呢?”
“去大院警卫连了。”谢文礼眉眼温和,看了薛明珠一眼心思有些复杂,“先进屋再说吧。”
薛明珠和薛明兰是在薛明珠屋里的书桌那儿学习的,堂屋里倒是空旷下来,让老人坐下,薛明兰道,“我去烧水。”
薛明珠问了路上的事儿,生怕他们在路上遭罪,得知他们坐的软卧,薛明珠才放心了一些。
其实不用问,薛明珠也有些猜测,大概是因为她才过来的。
果然刘文芳道,“我们在首都闲着也没事儿,知道你要高考了就过来看看,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薛明珠感叹,“爷爷奶奶,你们对我可太好了。”
“一家人不说这些。”
既然他们来了,那就不能不通知薛启民他们。
杨凤梅中午过来的时候看到他们来了又是一通寒暄,下午杨凤梅就买了一些菜和鸡鸭鱼肉之类的东西,准备晚上好好准备一桌。
结果谢文礼却拒绝道,“现在正是她们学习的关键时候,能省就省吧,等她们考完试了咱再好好聚聚。”
杨凤梅一听也对,也就不管了,但晚上的时候薛启民和薛鹤飞还是过来了,几个老人也没喝酒,吃了饭聊聊天也就散了。
晚上薛明珠和薛明兰照例一起学习,老两口早早的回屋休息。
接下来几天老两口饭点儿做饭,吃完饭就出门不耽误她们学习,到中午快饭点的时候再回来做饭。
薛明珠觉得这样太累就跟刘文芳道,“其实你们在家也没事儿,屋门一关耽误不到我们的。”
“没事儿没事儿,你不用多想。”刘文芳道,“我们回来也住不长时间,所以就趁着有功夫到处走走看看,不管是为了不打扰你们学习,你不用管。”
老两口固执不听劝,薛明珠也没法子,而且这时候她时间真的不多了。
在紧张忙碌中,时间过的也格外的快,湖城迎来一阵北风之后,也就到了十二月七号。
高考的考场都在湖城市内,所以七号这天薛明珠和薛明兰等人便提前往湖城市准备去了。
虽然部队会在这两天早早的有班车接送,但薛明珠觉得还是提前去适应一下比较好。
所以姐妹俩提前一天去了湖城市,找到考场所在的学校后在附近找了招待所住下了。
东西放好,姐妹俩又在附近采点儿找国营饭店吃了饭,然后便回了招待所。
“这两天咱们吃东西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大意。”薛明兰一脸的紧张。
说完又忐忑道,“明珠,万一我考不上怎么办?”
薛明珠淡定的看她一眼,“按照十年前的惯例,高考一般在夏天,这一次是因为时间紧张才设立在冬天,我猜测明年夏天还有一场,如果这次考不上还有下一次。”
闻言薛明兰拍着胸脯道,“那就好那就好。我可是真的怕了。”
薛明珠嘴角露出一抹笑来,安慰道,“怕什么,再说了你是考艺术学校,你觉得这一次考试报考艺术的人多吗?学艺术的人很多文化课都一般,你可是比别人多学了好久了,你连这点信心都没有?”
其实文工团里也不止薛明兰一个人报名了,其他人也有报名的,但很多人都是恢复高考后才开始学习的,着急忙慌的,可能还真没她学习的多呢。
薛明兰想明白这一点心情就好了许多,她嘿嘿笑了笑,“你说的没错,反正这一次他们又不考艺术,我先考进去再说。”
唯一的一点艺考还没进入正轨,薛明兰即便学艺术,可能也得报考其他的学校,而不是专门的艺术类学校。如果薛明珠记得不错的话,艺考进入正轨是在78年,也就是明年夏天的高考。但薛明珠这时候也不想说这事儿,就薛明兰目前的学习程度想考上很好的学校也挺男的。不过她现在不会说,什么事儿等考完了再跟薛明兰掰扯清楚。
晚上姐妹俩也没学习,而是翻出了语录多背了一些,然后就早早的休息了。
十二月八号是南省高考的日子,湖城又是南省的省会城市,人口更是密集。
早早的起床之后见招待所食堂人太多了,俩人便去了附近的国营饭店,这时候就发现外头人多了起来。
第一场考试是在早上八点半,俩人吃完早饭还不到八点,薛明兰执意要送薛明珠去考场,薛明珠指着不远处道,“隔了一条街就到了,你还担心什么,好好去考试。什么都别想。”
薛明兰忙不迭的点头。
俩人分开,薛明珠顺着人流去了隔了一条街的学校。
此时学校门口已经有不少的考生在等着了。除了薛明珠,无一例外的大家都拿着书本,如饥似渴的学习,生怕会浪费一分钟的时间。
薛明珠双手插在兜里,胳膊底下夹着一个文具袋,里头装着钢笔墨水准考证之类的东西,站在那儿竟有些格格不入。
实际上薛明珠也是紧张的,两辈子第一次参加高考呢。
等了一会儿门开了,薛明珠看了眼时间已经八点十五分了。
随着人流进校园找到考场的位置,接受了检查进去找到对应的座位,薛明珠看了眼晃晃悠悠的桌子眉头皱了起来。
大意了,忘了这时候学校的桌子都不抬好这件事儿了。
而且今天第一场考的还是语文,作文对字迹要求是很高的。
可是现在即便给她出去的机会也没用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不光她的考桌,其他人的也是一样,都不怎么好。
薛明珠有些认命,等卷子发下来之后只能将草稿纸叠了两下垫在下头,这才开始答题。
上辈子的高考薛明珠没参加过,不知道出了什么题,但她也听人说过,77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次高考,说起来题目是很难,但也是相对的,因为大家都没准备。甚至她后来在做编辑工作的时候还看过77年的高考试卷呢。
但这一次高考是各省出题,鲁省的题目跟南省自然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