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含义泛化的经济学概念慢慢被经济学家普遍接受,经济学家逐渐把研究经济活动的学问通常只叫经济学,不再加修饰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活动。
在西方国家,经济学就是经济学,没有东西方之分。
在中国,政治经济学通常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统称为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根据其具体考察的领域和角度不同,通常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在使用上课教材的同时,老师推荐了一本经济学更基本的入门教材自学,这本教材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上册为微观经济学,下册为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分析个人、家庭、企业等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阐明经济体系基本功能赖以实现的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又被叫做价格理论,核心内容是定价机制,即价格由什么决定和价格决定了什么。主要内容有: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一般均衡理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博弈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福利经济理论。
赵山文在学习中感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假定资源是稀缺的,人是理性的,在有大量家庭和大量企业的经济体中,家庭拥有并供给生产要素,对产品产生需求,企业对生产要素产生需求,生产产品供给给家庭,家庭和企业通过价格机制实现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形成产品、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和均衡量。
在微观经济学学习中,赵山文初步感受到了数学的重要性。西方经济学是用三种语言书写的,一是文字语言,二是图表语言,三是数学语言。经过小学中学12年的学习,文字和图表语言已经好理解,要理解数学语言表述的经济学,就必须学好数学。
用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数学语言,正是大一上学期学习的一元函数微积分和大一下学期正在学习的多元函数微积分。微观经济学通过引入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效用函数、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福利函数等概念,完美地把微积分用到了经济学分析中,让经济学成为一门量化精准的科学。
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资源稀缺,面对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世界上满足人欲望的资源是稀缺的。
从这个假设里,赵山文找到了以前发生人际矛盾的部分原因。正是由于资源稀缺,所以才会有利益争夺,也就是竞争。
教育资源是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更是稀缺的,所以在中学时代需要为了升学和升入更好的学校而竞争,中考和高考就是两场影响人生命运的竞争。
在大学里,奖学金和保研名额是稀缺的,大学同学需要竞争奖学金和保研名额。
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后,就业资源是稀缺的,毕业生需要竞争就业岗位,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企业竞聘都是就业竞争的形式。
生活于人世,为了生存,赵山文也避免不了竞争,竞争是产生他跟雷武强、昝朝阳、于小二等人人际矛盾的土壤。
西方经济学的另一个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完全理性的,在个人利益动机驱使下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大利益。
理性人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人性划分中的第二类人,即通过合理合法途径公平争取个人利益的普通人。
赵山文结合现实生活中对人的观察,感到理性人假设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性,至少在两点与现实的人有出入。
第一点是理性人假设人获取个人利益的方式方法都是正当合理合法的,而现实中的人可能采取不正当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获取个人利益,人性还涉及情感、道德、伦理、文化、法制等因素。
第二点是理性人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具有做出最优选择的能力,而现实的人做出最优选择的能力是有限的,要么掌握的信息不完全不准确,要么知识能力有限,做出的选择不一定是最优的。
由于这两点出入,西方主流经济学只能解释现实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不过这已经抓住了人性的主要部分驱使的经济行为,人性的其他部分驱使的经济行为需要靠其他非主流经济学来补充解释。
再从理性人思考人际矛盾,赵山文发现,竞争并不必然导致人际矛盾,产生人际矛盾有一个必要条件是前期是熟人甚至“朋友”关系。
其实竞争是来自整个社会的,大多数竞争不是单独跟某个人竞争,中考是在全市同级同学范围内竞争,高考是在全省同级同学范围内竞争,就业是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竞争,就算大学里的奖学金和保研名额,也是在全班范围内竞争。
人不是完全只有理性的动物,而是还有情感的动物,这让人在面临竞争时,一般不会去敌视存在竞争关系的陌生人,而只会敌视存在竞争关系的熟人甚至“朋友”。
对于受害人来说,因为人有情感,来自陌生人的伤害会仅限于利益损失,而来自熟人甚至“朋友”的伤害则会产生精神痛苦,会让损失加大。
即使存在竞争关系也建立了熟人甚至“朋友”关系,也不必然导致人际矛盾,赵山文中学时代和在大学里,和大部分熟的同学并没有发生人际矛盾。
初中时,赵山文跟张超竞争第一名,但两人都是人品很好的学生,彼此没有去伤害对方,两人的良性竞争甚至让各自都得到了进步,最后都考入重点高中。
高中时,赵山文跟李祥、王龙、祁金华等同学要好,彼此根本不会把对方视为竞争对手,甚至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在高考中考得更好。
到大学后,要论竞争,赵山文和宋贵福、梁辰、何坤等周围熟的同学都存在奖学金和保研名额的竞争,但他们都没有来侵害赵山文。
所以,产生人际矛盾还有一个必要条件是人性的恶,人不是完全只有理性的动物,而是还有道德的动物,大部分人面临竞争会采取合理合法公平手段争取个人利益,而少数人性恶的人则会通过损害他人来争取个人利益。
赵山文经过学习,找到了产生人际矛盾的至少三个原因:第一是竞争和利益争夺,第二是前期建立了熟人甚至“朋友”关系,第三是人性的恶。
赵山文跟雷武强、昝朝阳、于小二等人的矛盾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只要少了一个,雷武强、昝朝阳、于小二等人就不大可能去伤害赵山文。
在引发人际矛盾的三个原因里,竞争和利益争夺是由资源稀缺决定的,谁也改变不了,人性的善恶是由每个人的原生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形成,其他人没法去改变一个人的人性,而只有前期建立熟人甚至“朋友”关系是个人可以尽量避免的。
所以,避免人际矛盾的最主要办法就是“交必择人”,人初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新的人,要擦亮眼睛,对于存在竞争关系后可能作恶的人,要尽量避免建立熟人甚至“朋友”关系,保持陌生人关系就是最好的关系,这样以后即使发生矛盾也能把伤害降到最低,尽量仅限于利益损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智慧,赵山文从小崇尚国学,在大一下学期选修了国学经典导读这门e类课,从这门课程中初步系统地了解了国学的体系。
与现代的学科划分和图书馆图书分类方法不同,中国古人把图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经是儒家经典着作,以四书五经为代表。史即记载历史的书,以二十四史为代表。子是诸子百家的着作,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集即文集,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这门课程的学习让赵山文打开了国学的大门,开始系统地学习研读中国古代经典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