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年暑假:志愿服务(1 / 2)

🎁网红美女,夜夜笙歌

2014年暑假,赵山文没有回家,留在学校学习。

8月上旬,按照南岛大学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安排,为了把硕士生的宿舍腾出来,硕博连读的同学提前搬到博士公寓,赵山文按分配的宿舍搬到北区公寓第一栋301宿舍。

西区公寓到北区公寓有一段距离,胡聪敏帮着赵山文搬了三趟才搬完。胡聪敏走时,赵山文跟他道别,感谢他这一年多的关照。在研二这一年,赵山文跟胡聪敏住在一起相处得很愉快,胡聪敏算是赵山文求学期间遇到的最好的一个舍友。

南岛大学北区公寓是男博士生的宿舍区,全部是单人间。赵山文的301宿舍大概八九平米,有一个独立卫生间和一个阳台,室内摆放着一张铁床、一个电脑桌和一把椅子,有网络、空调、热水器等设施,住宿费2400元一年。

赵山文对这单人间宿舍感到很满意,南岛大学这一点比国内大部分大学做得好,为博士生提供了优越的住宿条件,这对静下心来做科研非常重要。

假期在学校,赵山文的第一大任务是写“林春县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实践队的主调研报告。他先把其他9个小组的调研报告全部阅览一遍,发现10个小组的报告有很多内容是重合的,特别是县城的3个组,而7个乡镇组的报告也大同小异。

赵山文在自己起草的第3小组报告基础上,按照去除相同、保留不同的方法,把其他9个小组报告的内容吸收充实进来,经过重新归纳整理,用一个周时间写出了主报告。

主报告的题目仍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林春模式”,包括林春县生态环境问题概述、林春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总结、下步规划、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政策建议等内容。

在反复修改后,赵山文将主报告初稿发给带队老师。一个星期后,带队老师反馈回修改好的主报告,让赵山文假期可以先休息了,等到开学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假期比较闲暇,赵山文最想念的是姜婧,姜婧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不停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恨不得马上去找姜婧,想天天跟姜婧在一起。

由于才认识一个多月,人家又在家陪爸妈,赵山文不好意思给姜婧发消息,但他又不想把这种关系淡化了。为了在姜婧心里保持存在感,赵山文每天发微信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生活,限定了只让姜婧一个人能看到。

姜婧偶尔点赞一下,赵山文会高兴得一整天都心花怒放。整个假期,赵山文就用这种方式和姜婧保持着看不出刻意的“联系”。

8月中旬的一天,赵山文上网看到经济学院网站上登出一则招募志愿者的通知,他详细了解了一下,是经济学院承办一个国际上很着名经济学会的2014年中国年会,会期3天,邀请了很多国际知名学者参会,需要一些志愿者搞服务。

赵山文考虑了一下,自己后面读博还要继续做科研,去跟外国学者交流交流,能让自己增长见识,感受学术氛围,有助于以后的学术研究,遂决定报名参加。

报名后第二天,赵山文接到电话,通知他被录取为年会志愿者。在年会开始前两天,经济学院组织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赵山文、崔杰参加。

培训老师介绍仪表仪容、谈吐、接待等志愿服务礼仪,细到站立、就坐、蹲姿、鞠躬、握手、步行引导、电梯引导、乘车引导、车上座次等礼仪和个人头发、牙齿、鼻毛、胡须、腋毛、指甲、体味、体声等卫生规范。

赵山文认真学习,他感觉这些细节不仅对做志愿服务有用,就是日常行为也应该像这样做到文明规范。这次培训让赵山文学到很多,对他提升个人形象起了很大作用。

为办这次年会,经济学院共招募到200多个志愿者,被分成物料装袋组、学术组、机场引导组、会议报到组、乘车服务组、引导组、后勤保障组、考察陪同组等8个小组。

这也让赵山文长了见识,原来办一场年会是这么复杂的,需要动用这么多人力物力。赵山文被分配在会议报到组,老师安排的任务是全程接待一位西班牙学者,主要是接送机,年会期间的服务看客人需要。

从学院老师给的资料,赵山文提前熟悉自己负责接待的西班牙学者的信息,为接待做好准备。这位西班牙学者是上午到x市机场,学院老师提前打好了有这个学者名字的纸张,赵山文和学院安排好的司机一起按时来到机场等候。

在看到航班落地后,赵山文在出口举着纸张等候,等待这会儿还有点小紧张,这是第一次独自跟一个外国人打交道。

等了20多分钟,一个目测至少1.8米高的蓝眼睛男子拖着行李箱走向赵山文,赵山文一看这长相知道肯定就是这次的接待对象了。

赵山文用带有浓重中国人口音的英语欢迎道:“hello,you are wele.”

西班牙学者看上去很高兴,热情地跟赵山文握手。

相互问候后,赵山文帮客人拖行李箱,带客人去停车场乘车离开机场。

来到南岛大学校园内的接待宾馆,赵山文先带客人去吃午饭,学院已经提前安排好,接待用餐后面学院统一结账。

赵山文问客人想吃中餐还是西餐,客人说吃西餐,还说中餐太辛辣,他受不了。

赵山文就让服务员拿了西餐菜单给他点菜,自己跟着点了一份西餐。

赵山文知道这学者是研究制度经济学的,吃饭过程中很想跟他多交流交流,可惜自己英语口语不好,很多话说不出来,就只能问问菜品味道还喜不喜欢。

不过这西班牙学者的英语也不标准,明显不是在中国课堂里听到的标准英语口音,肯定是带有了浓重的西班牙口音,赵山文有时候也听不懂他说什么。

几次交流下来,赵山文感觉到好累,西班牙学者看着也有些不高兴。

西班牙学者吃了不到一半就停了,说他吃饱了,显然对中国人做的西餐不满意。

赵山文问他要不再点些其它菜品,他摇摇头表示不想吃了。然后西班牙学者又说了两句话,赵山文没听懂,没想到这次这学者居然恼了,用带有责备的口质问赵山文:“do you unde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