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李政急得团团转,底下的臣子们更是拿不出一个更妥贴的章程,李政为此大发雷霆。
因为注意到了李政的心情不佳,又事关民生,所以谢初夏也没有藏私。
李政原本就用了以工代赈的法子,如今听得谢初夏可以先让灾民住上新房子,以后再让他们按月偿还一定的钱数或者是粮食,这倒是一个法子。
房书勤不愧是名相,他在听闻此法之后,当即便罗列了一系列相关的条框规矩。
由朝廷出资出力修建屋舍,都是三间土屋带一个小院子,当然,院子都是篱笆院,由百姓自行去完善。
有能力先付一百贯钱者,可优先入驻。
余下的钱财,分十个月上缴即可。
如此,有些条件相对富庶的灾民,自然就先选择了住进新屋里,一家人在一起,总比住在这种大通铺要强。
再之后,依次是可先付八十贯钱、六十贯钱、四十贯钱者依次入住。
至于那些确实穷得叮当响,一文钱也拿不出的百姓,则是另行安置。
想要单独住一处小院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可能一家人就给三间正房,没有这种好事!
除非是对方愿意签署相应的契约,就是在规定日期内将钱款付清,又或者是以工代钱。
总之,就是多方考虑,如此,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将一众灾民给安排下来。
李政甚至还曾出宫亲自去看了看新建的屋舍,或者应该说是新的村落了。
“不错,工部和户部这次配合得不错,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