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的墨家子弟对视一眼,觉得后世人对黄河的治理,完完全全就体现了他们墨家的“非命”和“替天下人兴利除害”的原则。
人的命运是由自己行为决定的,而不是天定,后世黄河的治理也是人去努力探索方式,失败了就改进、弥补,再次行动。
黄河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不能放任就不管了。后世人通过改革、新法和各种方式,救回的不仅是黄河,还是他们民族的精神,是为天下人创造的福祉。
不管是那个学派,儒生们也觉得这很儒家。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一直是尊重、融合,‘天人相应’,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后世人对黄河态度,以及黄河从古至今的变化,和他们的想法都十分契合。
脑子里想着那个数据直观的柱状图,嬴政为后世人治理黄河的决心与成果暗暗敬佩的同时,也在想后世人各种具体的数据,还有那一个个无比直观的表达方式,都是怎么弄出来的。
柱状图画出来就很好理解,也很容易画,难得是那些准确无比的数据,那些还有一变化就把表达意思衬的格外清楚的图像。
未央宫的刘彻不是个能安分待在家里的主,以后会经常东巡,以前和现在更是经常带着身边的贵族子弟打马出去。
刘彻目前可能出门不远,但长安八水也都是看过的,没法想象以后渭水倒灌都逼近长安的场景。
主播说的黄河洪水原因他也都有好好听,也很想直接从源头来治河,不过还是要找专业人才,搞清楚目前现阶段黄河易发大水的具体原因。
他现在这时候,黄河边上还是水草丰茂的,远没有那么荒凉,就是整治大河周边拥有大量田地的人家会很难搞。
他在考虑要不也学着后世颁布个黄河治理法案,拒不还田的,统统以妨碍治河的名义问罪。当然,目前只是想想而已。
刘彻是之前被窦太皇太后压,现在老太太不在了,他有的是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毕竟法理上他就是最名正言顺的。
比起他来,邓绥做事情就要考虑的多了。
黄河边上,还有各种支流附近,几乎都是大户们的土地,无论是想给河道修建泄洪区还是开始限制草木的砍伐,需要让他们交出土地。
皇帝年幼,她临朝称制已经让一些人不满,就算家族支持,也不能做到让占据那么多土地的人吐出土地。
越想越眉头紧皱,可是很快,她想后世也有失败的三门峡和分水方案,涉及的利益与人口那么多,他们也依然选择再次迎难而上,她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现在最最重要的,还是办理学堂,培养人才。
李唐的皇帝还是很有上进心的,但是也不是急功的人,李世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有心治理黄河,也需要慢慢来,他更好奇主播他们各种大坝的修建方式,还有水电站到底是什么。
大宋的皇帝是要管黄河的,但是现在他们更想知道宋的那个杜充和金人到底什么情况。
明清皇帝是都要管黄河的,对明清人来说现在黄河没事没两年也要有事,所以一个个都听的很认真,同时也都攒了很多问题想要问问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