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君王将领:这个赵光义到底什么毛病啊,都回京时了,就算你伐辽输了之前打北汉的军工也不能不封啊,你这是到底多自信,觉得手底下军队那么听话啊。
鄙夷的同时,大家也对这个皇帝心里有了个图画,是个心狠手辣,自己皇帝位置最重要的‘人才’。
当然,那个赵德昭也有点问题,你本身就是先帝长子,礼法上最合适不过的储君了,都差点被将士拥立,这时候还敢自己去出头给将士们讨封赏,这谁看了不觉得你是踩着皇帝收买人心啊。
本来吃瓜吃的正开心的秦朝人:什么第二?
嬴政侧头,看着在旁边也吃瓜吃到惊愕的大儿子,脸色看不出喜怒,问:“我如果也这么说你,你也会和那个赵德昭一样?”
先不管这个上面说的扶苏是不是他儿子,虽然很大概率就是了,也不管后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扶苏自刎的情况,他倒是要看看,这儿子会做什么选择。
扶苏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如果是他父皇这么和他说,他……还真说不好。
看他低头沉默的反应,嬴政深吸一口气,拿起干透的竹简就往他头上扔。
他在儿子心里是那种会杀子的父亲吗?如果不是这种形象,那扶苏这么选择不是自己赌气就是懦弱无能,哪一种都让他生气。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优待曾经跟随他的兄弟们,但是收拢的兵权他没有下放文官,对军事依旧十分上心。
而北宋初年的武将是赵匡胤的班底,赵光义自己有伐辽失利,这种情况下,他可能是有种‘总要刁民想害朕’的心理,也可能是因为心虚,觉得伐辽失利不是他的锅,都是武将们的错。
‘朕每出兵攻伐,意颇精密,将兵之人丁宁谕之,不听者多至败事’。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决定‘将从中御’和‘驻派监军’,把军权一分为三:枢密院可以调派军队,但是不能统辖管理;三衙掌管军队,但是不能调派人事;最高军事指挥权,只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
至于怎么调兵遣将,在战争爆发前研究好情况,然后制订策略,命人送到前线,再派监军负责管理。]
本来看到这个兵权三分还眼前一亮的皇帝们统统沉默了。
最高军事指挥权在皇帝手里是好,但是具体也不是皇帝打仗。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不然怎么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在战争爆发前制定策略让武将就按照这种方式打,还派一听就知道是干什么的监军看着,这能打个什么啊?
想也知道,监军和武将天然就是两边的人,人家只管自己监军的活,就算是有点什么问题将军想变变,他们一个不同意,两边就会有矛盾。
“就这样的军政,这宋居然还能撑到从辽到金?”李世民陷入怀疑:“难怪说是澶渊之盟花钱买的和平让他们形成了路径依赖。”
这种打又不能放开打的军队,一直没被北边的辽人灭了,不是辽那边也菜的旗鼓相当,就是人家要每年稳定的岁币,留着宋定时打钱呢。
[每次打仗,将士们都要用赵光义的作战计划,即使临时军情再紧急,也必须请示他才能修改,这是个正常将领都知道皇帝什么意思,渐渐的都开始‘但求无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