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深吸一口气,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这个问题无法回避,但他也不能坦白自己的身世。
于是,他淡淡地说道:“此事不便公开于众,等你那大师兄孤鸿子回来,你问他便是。”
方秀清等人虽然满心疑惑,但也知道杨逍既然这么说,必然有他的道理。
而且,峨眉派与明教素来交好,她们也不愿轻易为难杨逍。
于是,方秀清挥了挥手,示意弟子们让开一条道路。
在峨眉山的这几日里,杨逍每日都到风陵师太的灵前默默地祭拜。
他的心中充满了哀痛和愧疚,如果不是他执意要见风陵师太,也许风陵师太就不会选择这条路。每当想到这一点,他的心如刀绞般疼痛。
然而,孤鸿子却始终未曾回来。
杨逍知道潼关那边的军务紧急,他作为明教的光明左使,不能长时间逗留在这里。
于是他到风陵师太的灵前磕了三个响头,这才带着悲伤和不舍洒泪离去。
方秀清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一丝涟漪。
她见杨逍对风陵师太如此敬重和悲痛,心中的疑惑和责备也减轻了许多。
或许其中真的有什么误会吧?
她暗自思忖着,等到师兄回来,应该就能真相大白了。
就在杨逍离开峨眉山的第三天,孤鸿子的尸体被送了回来。
他身上没有明显的内外伤痕,只是脸色苍白如纸,仿佛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一般。
送孤鸿子回来的人讲述了他在客栈中的情形:
整日浑浑噩噩,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自从进店后就再也没出来过。直到被发现时,他已经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