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复微笑着摸摸杨念昔的脑袋,温声说道:
“其实,想要尽快下山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你开始学习读书写字,就可以帮爹爹一起画符了。这样一来,我们下山的日子就能提前不少。”
话未说完,杨念昔已经双眼放光,拽着郭复的衣服急切地说道:
“干爹爹,那我们快去读书写字吧!我要学,我要学!”
在郭复的悉心指导和麦芽糖的甜蜜诱惑下,杨念昔的学习热情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势不可挡。
她的进步之快,令人咋舌。
短短时间内,她已经完成了古代儿童的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课程,不仅如此,她的数学天赋也逐渐显现,很快解方程组、画立体几何对她来说都不在话下。
更令人惊讶的是,她竟然还理解了力学三大定律,甚至背下了元素周期表。
除了学术上的成就,杨念昔的音乐天赋也初露锋芒。
每天清晨,她都会在郭复的引导下高歌一曲,那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回荡在古墓之中:
“我刀何去何从,我剑划破长空……”。
倒是跟这个时代蛮搭的。
郭复看着她如此努力地学习,心中忍不住赞叹。
不过学习也得是劳逸结合,这天早上,他敲了敲杨念昔的房门,轻声说道:
“小昔昔,今天干爹带你下山玩怎么样?”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杨念昔坚定的声音:
“不要了,等我把这道算术题解出来再说。”
好家伙,这是要立志当学神的节奏啊。
……
大概是在杨念昔九岁那年,郭复首次带她离开了那静谧的终南山,踏入了与山近在咫尺的人间繁华——长安城。
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的长安早已更名为奉元路,昔日的盛唐风华已如流水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