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语气沉重,看着台下滚滚诸公,面色严肃无比。
“此物乃云爱卿从城外一座古怪祭坛所得……”
杨景将云真闲的禀报简要复述了一遍,顿时朝堂上议论纷纷。
兵部尚书霍光第一个站了出来,声如洪钟。
“启禀皇上,臣以为当立刻派兵前往该祭坛。”
“将那邪教余孽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霍大人所言极是!”
几个武将也跟着附和,一个个摩拳擦掌,仿佛已经看到了建功立业的景象。
礼部尚书崔文远则不以为然地捋了捋胡须。
“霍大人此言差矣!那祭坛既然如此诡异,贸然前往,岂不是自投罗网?”
“依臣之见,当先弄清此钥匙的来历和用途,再做定夺。”
“崔大人说得对,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几个文官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两派大臣争执不下,杨景一时也难以决断,将目光投向云真闲。
“云爱卿,你怎么看?”
此物是他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
而且他也是也为了解这种大阵的存在了,听他的话倒也不失为个好办法。
云真闲上前一步,拱手道。
“启禀皇上,臣以为崔大人所言有理。”
“那钥匙和祭坛上的符文都非同寻常。”
“贸然行动,恐会引发不可预知的危险。”
“所以臣愿竭尽全力,破解其中奥秘。”
听到云真闲的话,杨景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好,那就依云爱卿所言。”
“此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尽快查明真相!”
领了皇命,云真闲不敢怠慢,立刻一头扎进了皇家档案馆。
那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让他头皮发麻。
但他还是耐着性子,一卷卷地翻阅了起来。
从泛黄的竹简到布满灰尘的羊皮纸,恨不得把眼睛贴上去,可结果却令人沮丧。
别说钥匙的来历,就连类似的文字都没找到半个。
从档案馆出来,云真闲揉了揉酸胀的眼睛。
感觉自己像在海洋里找水喝。
明明放眼望去都是看着没什么区别的水源。
但能入嘴的完全为零。
无奈之下,他只能改变策略,开始走访城中那些德高望重的古董收藏家。
希望从这些老狐狸嘴里掏出点什么有用的信息。
毕竟有时候,这些民间的人员,手中掌握着他人完全想不到的东西!
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儿。
那些收藏家一个个都是大商。
可以说都精得像猴,说话滴水不漏。
在没有足够的好处之下,生怕泄露半点秘密,让云真闲碰了一鼻子灰。
直到他来到城西一个不起眼的宅院,拜访了一位据说脾气古怪的老收藏家。
名叫鲁灵的老人。
这位老先生,据说祖上是一位姓鲁的大家后人。
虽然传到他这辈儿已经没啥手艺了。
但鉴赏古董的眼力却是一流。
鲁灵接过钥匙,眯着眼仔细端详了半天,嘴里还念念有词。
“啧啧,非金非木,非石非玉……这玩意儿,有意思……”
云真闲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