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抢着说:“您看我们像是盗墓的吗?”
张喜顺打量了一番道:“不像,像是几个愣娃娃瞎胡闹。”
我又问了一遍上个队伍有啥收获。
张喜顺道:“能有啥收获,早就被人搬空了,那群人就是过去转了转。”
“搬空了?有个大墓吗?”
“是个汉墓,里面有不少好东西呢,几十年前就被人挖完了,那群人在那找了一个来月,啥也没找到。”
“被谁盗了?”
张喜顺瞪了我一眼,不屑地咧嘴道:“我咋个能知道呢,从民国到现在,来汉中的盗墓贼就没断流,哪年都有几个人来找我。”
“你还给盗墓贼带路吗?”
“原来带,现在不带了,要不是为了点棺材本,我也不想带你们进来。”
我点了点头,张喜顺看了一眼我们,说起了他太爷爷的马帮发家史。
故事发生在光绪三十二年,也就是1906年。
张喜顺的爷爷张德本也生活在这个村子里。
那时候日子更不好过,张德本只有祖上传下来的三间破土房,没有半分地。
家里没有地,张德本向八百里秦川讨生活,也就是打猎,打点山鸡野鹿之类的野味,然后拿到城里的酒馆去卖,换点钱买点苞米面子过活。
话说在那年春日,村子里来了一群人,有大鼻子洋人,还有衣着华丽的京城人,看起来不是当官的也得是个生意人,反正不像是种地的,个个腰间别着火器,看起来十分威风。
这群人领头的是个六十多岁的矮胖老头,自称孟老三,人称孟三爷。
孟三爷说他们想进山,在村里的里正推荐下,孟三爷听说了身为猎人的张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