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继续道:“你们要去呀,其实没啥看头了,荒废几十年了,山路不好走,去了也白去。”
“您说那个庙很灵,有什么说法吗?”
“说出来你们不一定相信,盖好庙后,得有二十多个和尚,村里人都去庙里祈福,有一天村民去的时候,所有和尚都消失不见了,老辈人说和尚帮村里人渡完劫,都升天当神仙了。”
“不见了?怎么会不见了呢?”
“上天当神仙了呗,好人有好报,阿弥陀佛。”
婆婆越说越玄乎,言语中全都是夸那群和尚的,村民有病,和尚给治,缺粮,和尚给粮,缺钱,和尚布施,反正就是有求必应。
我心里开始画魂,张喜顺村里人说这座庙是地下隧道的入口,婆婆说这是座有求必应的神庙。
一时间不知道该相信谁。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决定上山看看。
在婆婆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一条荒废了很久的山路,路面很滑。
庙和村子只隔着两座山,我们绕来绕去,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
很奇怪,一般的庙都是向阳的,而这座庙在阴面的半山腰。
庙的规模不大,半个篮球场大小,有几尊残缺的石头佛像,上面都是蜂窝眼。
佛像更奇怪,打眼一看就不是同一时期的。
有的佛像身体纤瘦,额头较宽,衣着是通肩或者坦右肩形式,属于南北朝时期北齐的风格,但北齐的领土不包括汉中平原。
有的佛像体态丰腴饱满,裸露的胸肌有明显的起伏,尤其是佛像的发髻,是水波型,在唐朝中期之前,佛像的发髻都是螺纹式。
年代最近的一尊石佛像应该是清晚期的,莲花底座的外沿明显外翻,距今也就二百年左右。
这和开卖店的婆婆说的内容完全对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