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牙支援前线,就成了当时的主流。
南北战争彻底结束,紧跟着就是连续不断的剿匪。
大汉是一边参加半岛之战,一边剿匪。
然后是连绵不断的肃清敌特。
夷湾的伪军还时不时的派飞机过来轰炸,几乎一年都要进行一次空战。
再加上各种运动,大汉要建设,其实挺难的。
好不容易等到稳定下来,三年自然灾害来了,之前十年积累下来的问题一下子爆发出来
雪上加霜的是,联苏此时狠狠的背刺了大汉。
如此艰苦的时候,还得勒紧腰带还人情。
大汉的百姓很难很难。
今年的年货标准,杨振国定的比以往每一年都高。
五人小组会议没有任何人反对。
越是中枢的大佬们获得的消息就多。
各种数据汇总,他们自然知道大汉的百姓是如何的艰难
有杨振国兜底,他们自然更愿意让百姓的生活过的好一点
五人小组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更有着与百姓打交道的经验。
也不需要特意说些什么,就把年货稍微提一提,大家自然就会琢磨其中的含义。
五人小组从来不会低估百姓的智慧。
他们认为杨振国同志做的对,不动声色间就提高了百姓的心气。
李文蕾的担心不是来由,然而,这真的是在五人小组会议上批准的。
杨振国三人来到了分发年货的地方,看到工人们个个兴高采烈的推着东西回家。
修志嘿嘿笑道:
“这都是领完了的,他们跟我一样,都是回家一次了。”
他相当骄傲还有自豪,
“一次根本就拿不完!”
“我们都找要好的工友互相看着,轮流回家。”
他指着前面,
“你看,我就跟我邻居一起,对了,你也认识他的。”
杨振国定晴一看,这不是大庄么!
大庄惊喜的喊道
“振国,您怎么来了?”
(插一句题外话啊,49年诞生了数万振国,随后几年,直接就升到了几十万。)
(现在的读者可能没有小名了,然而三十岁以前的人中,基本上都有一个小名的,等你正式上学的时候,父母长辈
或者请老师先生给你取个大名。)
(作者菌感谢每一位读者,不过,就如同某位书友说的,你们就算要喷作者菌,起码找个好的切入点来喷吧?
佟志连忙抽了一下大庄:
“你喊什么?得喊杨主任!”
杨振国就笑:
“名字取来不就是给人喊的么?”
“大庄,你这脸色越来越好了啊!
修志酸溜溜的:
“他能不好么?”
“明明结婚都差多,他媳妇儿第一胎就给他生了个小狗子。”
“现在老家的生活又好,一家人没有心事,哪里像我啊,事情多!”
他这话一出来,李文蕾不愿意了,
“怎么,都是新大汉了,您这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佟工,您思想有点落后啊!
李文蕾是真正上过战场的,她一瞪眼,老吓人了!
佟志吓了一跳,他苦笑道:
“这哪里是我的问题?
李文蕾不依不饶:
“亏您还是技术人员呢,好万也得相信科学,不是你的问题,难道是你对象的问题?”
佟志踏踏脚:
“那也不是她的问题!”
“哎呀,我就跟你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