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从死亡边缘活下来的士兵们眼中没有一丁点的畏惧,身上充斥着百战精兵的铁血气质。
国府36师、87师、88师、教导总队都是第一批德械部队,光头的王牌家底,桂系第7军、第48军同样是李宗仁、白崇禧的王牌,从这几只部队中挑选出来的溃兵自然不凡。
“我知道你们来自多个部队。”
“话不多说,官最大的站出来。”
迎着五千双眼睛的审视,蔡卓淡淡道。
从他的身上弥漫出一股不怒自威的上位者姿态,震慑了五千溃兵。
“36师中校参谋秦云肃!”
“87师少校团副严继洲!”
“88师少校营长欧阳覃!”
“教导总队少校营长李存义!”
“第7军中校宪兵处长林风!”
“第48军少校营长江秋毅!”
从人群中站出来六名身形挺拔的身影,一一出声,进行了自我介绍。
“哦?”
环视众人,蔡卓脸上露出了一抹好奇之色。
没想到在这里面,除了参谋、团副、营长,还有宪兵处长,倒是齐全。
“先认识一下。”
“鄙人,蔡卓,毕业于日耳曼柏林军事指挥学院,家父蔡锷。”
轰隆!
一言激起千重浪。
在这里的溃兵来自国府军、桂系精锐之师,许多人都接受过高等军事教育。
可以说,柏林军事指挥学院是世界上一等一的军校,同桑彻斯特皇家学院、圣西尔军校、西点军校、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对于这些军官来说,简直是如雷贯耳。
而寻常的士兵,很多人都听过蔡锷将军的名号,没曾想眼前之人竟然是蔡锷将军之子。
刹那间,这些溃兵对蔡卓的看法明显不一样了,甚至有些许敬佩,在这么危急的时候,留在淞沪,这不是寻常人能够有的胆魄。
而且,很多人都猜出了蔡卓的想法,召集他们,肯定不可能是为了建立一支军阀部队,也许是为了打鬼子。
“多余的话,我不想说。”
“在那里,东三省、平津已经沦陷,日寇正在大举进犯华北、蒙疆。”
“在我们眼前,国府军全面撤出淞沪,只有四行仓库那微不足道的数百人还在坚守。”
“自1931年到现在,一步退,步步退,数千万国人沦为阶下囚,我炎黄大地被区区倭寇肆虐,何其屈辱!”
“告诉我,你们愿意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吗?”
面向所有溃兵,蔡卓那宛如惊雷般的声音振聋发聩,响彻厂房。
“不愿意!”
“不愿意!”
“不愿意!”
五千溃兵在这一刻,仿佛被戳到了心窝子,仓皇败退的憋屈、愤怒涌上心头,大声咆哮道。
他们是炎黄的精锐,更是四万万国人的骄傲,竟然在这里,在十里洋场被小鬼子打得抱头鼠窜,苟延残喘,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然,这并非是他们的错,而是上面指挥失误,一次次错过战机,正因如此,他们才更加愤怒。
淞沪会战,本来是一场先发制人的大胜,最后沦为作秀,简直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