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沉思之后,蔡卓下达了一道命令:“告诉空军部,飞行一团对江阴正面之敌进行轰炸,清除日军重火力。”
“你马上派人接触112师师长霍守义、103师师长何知重、电雷学校校长欧阳格。”
112师是原东北军所部,103师则是黔军,皆不是国府中央军,这些人在打鬼子上一点都不含糊,能够从江阴要塞保
卫战活下来的全都是铁血精锐。
江阴要塞已经腹背受敌,沦陷只是时间问题,国府希望用112师、103师牵制日军,根本不在乎杂牌军的性命,这一
点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
国府所谓的坚守金陵只是一个笑话,江阴失陷之后,金陵只坚持了十天就沦陷,金陵警备司令唐生智率先逃离,以
至于引起了整个金陵方面炎黄军队的大溃退。
与其如此,倒不如保存江阴要塞的有生力量,编入沪军,借助日军逼迫唐生智暂时无法撤离金陵
这样一来,国府跟日军在金陵方面压战,双方陷入厮杀之中,沪军才能从中寻找合适的战机。
在江阴要塞之中,最让察轩注意的就是电雷学校及校长欧阳格。
民国海军内部山头林立,四大派系相互拖后腿,其一,闽系,从晚清沿袭传承下来的一大势力,以福州船政学堂为
根基,萨镇冰、陈绍宽等海军元老都出自此系。
二是粤系,海军黄埔系,成员多出自“黄埔水师学堂”,源出于清朝创办的南洋水师。
三是东北系,源于北洋奉系海军,鼎盛时期一度控制着全国吨位七成的舰艇,拥有陆战队、海军航空兵。
最后一个就是电雷系,由1932年成立的电雷学校学员、教官组成,被称为“海上(bfac)黄埔”。
1933年3月27日,电雷学校成立,欧阳格出任校长,1936年5月,迁往江阴黄田港,正式定名为“军政部电雷学校”
光头亲自出任校长,欧阳格任教育长,负责实际工作。
除军校部门外,下设学生大队、学兵总队,快艇大队、电雷大队、工厂等,官兵总数多达七千余人,拥有当时全国
这是一只长江上的海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欧阳格本人在14岁(1909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烟台海军学校继续学业,1915在吴淞海军学校进行实习
隔年毕业,为烟台海校驾驶科第十期毕业生,一度追随国父参加了护法运动,乃至于北伐。
后受到闽系排挤,不得已前往英军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进修,1931年回国加入马占山的东北抗日联军,1932年向
国府提议组建鱼雷快艇为主的部队,用以对抗日军侵略。
这一举措充分的展现了欧阳格的战略眼光,这一只鱼雷快艇部队更为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只可惜,这家伙在政治上相当小白,七七事变后,为阻止日军沿水道侵入长江,国府决定实施既定沉舰作业以阻塞
江阴水道,国府海军部并未知会欧阳格沉船线的具体位置,使得电雷快艇部队出击困难。
再后来,1938年6月17日,马当要塞失守,欧阳格被光头以“贻误军情、作战不利、经手款项事实不明”的罪名革职拿
办,并宣布即日起撤销电雷学校。
直到1940年8月20日,以贪污罪名被枪决,这背后皆是闽系撞摄、陷害,更有光头卸磨杀驴。
但凡欧阳格政治智慧高一些,绝不会把命寄托在光头的英明神武上,也不至于沦落至此,国府腐朽可见一般!
不过,国府容不下他,淞沪可以,淞沪需要这样的新式海军,而不是以陈绍宽为首的闽系,国难当头,还不忘内
斗,打压陷害自己人。
“是,少帅。”
“我马上去办!”
淞沪调查局长孙干听后,赫然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