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南阳至关中足足有五百里,如此大规模迁徙百姓,怕是会伤亡惨重啊!”
在这个故土难离的时代,上万甚至数十万百姓的迁徙真的是一件天大的事。
在迁徙过程中,死伤数量不知道会何等的惊人。
当年董卓火烧洛阳,将洛阳之地的百姓尽数迁往关中。
董卓共迁徙了五十万百姓,但死在途中的百姓,足足十五万!!
“这是必要的牺牲,兄长,有一句话你要记住,成大事必须要仁义,但成大事也不能为仁义所累!”
其实历朝历代争霸天下的群雄中,仁义的一方往往是失败者。
刘备是这样,苻坚是这样,窦建德是这样,张士诚也是这样。
为何?
因为他们太被仁义之名所累。
而一向号称仁义的刘邦,在和项羽签订鸿沟之盟后,毫不犹豫的撕毁盟约,丝毫不为名声所累。
这才是大智慧。
“兄长,你仔细想想我说的话吧!”
说完,刘墨策马离去。
就在这时,他目光一凝,看向大道的方向。
在那里,一骑快马正飞奔而来。
“太史慈。”刘墨眼中突然闪过一抹森然,沉声道。
“末将在!”太史慈上前。
“去,将那一骑给我拦下,记住,要活的。”
“诺!”虽然不解,但太史慈还是领命而去。
“明公,此人有何不妥?”
高纬看向在大道上疾驰的身影,疑惑道。
“人并无不妥,不过那匹马...是战马!”
刘墨翻身下马,看向大道的目光里闪过一抹森然:“产自北方的战马,却出现在这里,本身就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