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固然稳妥,但同样也会有漏洞。”姜维继续道:“周边的陇西郡、南安郡,
两地没有任何守军,最多不过是民兵罢了。”
“听殿下之意,之后有进取凉州的想法,而两郡是去往凉州的必经之路,何不
现在快速拿下,打通去往西凉的道路。”
“一场大胜也能振奋我军士气,同时陇西、南安二郡陷落,军情必然会传到魏军
耳中,说不定能牵着一部分兵力来此救援,从而缓解赵云将军那边的局势。”
刘善与诸葛亮对视一眼,顿时觉得姜维的建议非常可行。
陇西、南安如今没有守军,打下来肯定轻而易举。
虽然无法给魏军造成实质性伤害,但不可否认,拿下两个郡绝对是一场大胜
消息传出去之后,汉、魏两军都会受到影响。
汉军必然士气振奋,魏军必然士气跌落,魏军将领肯定会心急。
说到底,丢失二郡领土,这属于丧权辱国。
消息传到洛阳后,曹丕肯定不会给他们好脸色。
“阿斗真是抓了个好苗子啊。”诸葛亮大喜过望,称赞道:“假以时日,伯约必成
大器!”
“臣下过奖。”姜维连连谦虚。
“既然是伯约提出的计策,不如由伯约挂帅,前去拿下两郡如何?”刘善径直说
道。
刘善延续一贯的用人方式,一个字:大胆。
刘备不敢用马超,刘善就敢用。
眼下姜维刚投降,估计连一个时辰都没有,刘善就敢用姜维做主将,委派一路
大军给他统领,(吗诺好)不可谓不大胆。
但刘善绝不是瞎搞,如此大胆用人,都是根据历史经验。
历史上,姜维都没见过刘备,但却为兴复汉室奋斗一生。
甚至“后主刘善”都投降了”姜维都还没放弃,写信给“后主刘善”:愿下忍数
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三国志对姜维的评价很一般,因为姜维先投降蜀汉,蜀汉灭亡后又投降曹魏。
从行为上来讲,姜维好似反复横跳的小人。
当初被蜀汉俘虏,既没有自杀为曹魏殉国;后来蜀汉灭国,姜维也没为蜀汉自
杀殉国。
那是因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并不知道姜维给刘善写了密信,在蜀汉灭国之
后,还在图谋复兴汉室。
姜维给刘善的这封密信,一直到姜维死后八十二年,才被东晋的桓温发现
正因为这封书信,姜维的风评才开始逐渐扭转,后世之人得以知晓姜维是一位
真正的大汉忠良!
一个连刘备都没见过的人,却在蜀汉已经灭国后,依旧“不死心”,还劝“刘善”
忍一忍,他正在想办法复国
如此人物,刘善当然敢大胆任用,并且没有任何顾虑。
不过刘善没有顾虑,不代表其他人没有。
听闻刘善要任用姜维为将,领兵去拿下二郡,众人都是一惊。
包括姜维自己都傻眼了,没想到刘善竟然如此信任他。
要知道,姜维现在可是光杆,老母亲还在魏国内。
尚若他领着大军跑路后果不堪设想!
“殿下,未将愿为副将!”庞德连忙找补,意思自然是过去监督姜维。
不必!”刘善大手一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农!
“孤未负伯约,伯约定然不会负孤!”刘善掷地有声
“殿下!”姜维以头抢地,大礼参拜,声嘶力竭吼道
“今生今世,姜维生死不负殿下大恩!!!”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