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峰几人睡到自然醒,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温暖而舒适。他们纷纷从睡梦中醒来,伸了个懒腰,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王力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说:“这一觉睡得真舒服啊。”孙昭明也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李峰起床洗漱时,恰好碰到周大爷也早早地起了床。两人互相问候了一声,李峰便走进洗漱间开始洗漱。随后,赵强和王毓也相继醒来,屋子里逐渐热闹起来。
周大爷看到他们都醒了,便问他们几个吃不吃早饭,他做了一些稀饭。众人纷纷表示要吃,王力更是兴奋地喊道:“大爷,您的稀饭我可是想念了好久了!”孙昭明也笑着说:“是啊,大爷的手艺可是非常棒的。”
李峰洗漱完毕后,闲来无事,便来到周大爷的屋内。屋内摆放整齐,一尘不染,显示出周大爷的勤劳和整洁。忽然间,他的目光被饭橱上摆放着的一个坛子吸引住了。这个坛子看上去古朴典雅,散发着一种岁月的气息。
他好奇地走过去,拿起坛子仔细端详。坛子上的花纹清晰可见,透露出一种不凡的气质。他忍不住问周大爷这个坛子的来历。周大爷笑了笑,说:“这个坛子啊,是以前我上山砍柴时,在一个土里挖的。那天我看到一个发白的东西非常耀眼,我就挖了出来。然后我看它挺特别的,就拿回家腌咸菜了。”
李峰听后,心中一动。他仔细观察坛子,发现这个坛子居然是乾隆年间的青花瓷。这个坛子虽然被用来腌咸菜,但依旧掩盖不住它的价值。(乾隆年间的青花瓷官窑的烧制量很大,传世作品多于以前的任何一朝同类器。从青料上看,乾隆早期的青花浓烈晕散,纹饰中点染的地方很多)
他心中有了个主意,想把这个坛子买下来。于是,他试探性地问周大爷:“大爷,这个坛子能不能卖给我啊?”周大爷一愣,随即摆摆手说:“我也不知道这个坛子值多少钱,你想要就拿去吧。”
李峰听了,心中很是过意不去。他坚持要给周大爷钱,说:“大爷,这怎么行呢?我不能白拿您的东西。这样吧,我给您2000块钱,您看怎么样?”
周大爷一听这个数字,顿时有些惊讶。他连连摆手说:“太多了,太多了!这坛子也就是个腌咸菜的,哪值这么多钱?”
李峰笑着说:“大爷,您就别客气了。这坛子虽然是用来腌咸菜的,但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2000块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您就收下吧。”
周大爷见李峰态度坚决,便也不再推辞。他接过钱,感慨地说:“真是没想到啊,这腌咸菜的坛子还能卖这么多钱。谢谢你们啊!”
吃过午饭后,下午的时光显得有些无聊。几个人在屋里闲聊了一会,便各自找事做。李峰则坐在桌前,查阅资料,继续研究西关村的历史。他希望通过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为晚上的探险做好充分的准备。
随着时间的流逝,夜幕降临。九点整,他们按照计划,静悄悄地出了院子。此时的村庄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叫。他们顺利地找到了停放在村后的面包车,赵强打火启动,一行人悄无声息地驶向西关村的古墓所在地。
车子停在离古墓较近的一个隐蔽位置。他们下车后,迅速分好工具。王毓负责在车内盯梢,随时注意山下的动静。而李峰则带着赵强、王力和孙昭明,打着手电筒,顺着之前留下的标记,向古墓的位置进发。
不一会,他们就来到了古墓的入口。李峰示意大家停下,他首先用洛阳铲探了探露出的青砖部位的土。经过仔细探测,他发现这个地方并不适合打盗洞。于是,他又在附近探了探,终于发现了有料的地方——那里有白膏泥,说明离古墓的核心区域很近了。
李峰让赵强和王力开始用铁铲打盗洞。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挖掘,孙昭明突然喊道:“峰哥,挖不动了,好像碰到什么坚硬的东西了。”
李峰走过去查看,用手敲了敲盗洞壁,说:“应该是挖到券顶了。大力,昭明,你俩用撬棍把券顶撬开。”
不一会,券顶被成功撬开。李峰提醒大家先别急着下去,要先通风一会,以免下面没有氧气。过了一会儿,他觉得差不多了,便说:“可以下去了。昭明,你先上来休息会,我和大力先进去探探路。”
孙昭明虽然有些累,但内心却充满了期待和激动。他摇了摇头,说:“峰哥,我不累。我也想一起下去看看。”
李峰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笑了笑,说:“好,那我们就一起下去。不过你要紧跟在我后面,注意安全。”
几人顺着盗洞,小心翼翼地进入了古墓的甬道。李峰打着手电筒,只见甬道两侧的石壁斑驳陆离,上面还残留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壁画。他忍不住凑近看了看,自言自语道:“这些壁画虽然残破,但依稀能看出一些人物和图案,应该是描绘着古代的一些场景。”
王力跟在他身后,也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他忽然指着甬道尽头说:“峰哥,你看那边,好像有扇门。”
李峰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扇石门静静地矗立在甬道尽头。他心中一动,暗想:这扇石门后面,应该就是古墓的主墓室了。
他示意大家继续前进,同时提醒大家要保持警惕。孙昭明和赵强也打起了精神,紧跟在李峰和王力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