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王之乱,足足持续了数月时间。
随着蠡王自尽,才算是告一段落。
但郑王呆在蠡王府仔细搜查了几天时间。
却惊讶的发现,蠡王不仅自尽。
而且在蠡县被包围之前,居然将全部重要文档付之一炬。
郑王找到的,只是密室中一地的黑色碎片。
别说是同党的书信,就连想要寻找的轮回宗人员名册。
郑王连一页纸都没看到!
无奈的郑王殿下,只能将蠡县的情况写成奏章。
只等十一弟和十二弟,还有两位堂叔那边的情况确定之后。
再立刻发回凤京城,让陛下定夺。
“殿下,各地发来消息。”
“两位殿下和两位皇叔殿下都打开城门。”
“任由各地军团进入封地检查。”
“并没有任何抵抗。”
“如今四处王爷的封地,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下。”
“经查证,四位王爷的亲兵数量并未超过朝廷规制。”
“也未发现有任何谋逆之举……”
一名副将走进大殿,将几封书函递给郑王。
郑王拿着仔细的阅读完毕。
眉头顿时紧皱起来。
虽说两位皇叔和皇弟那里,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
但郑王察觉出,这正常的像是在掩饰一般!
如果说四位藩王没有私自招募亲兵有作乱之举。
但他们的资料,实在是太正常了!
要知道,淘沙郡是大安最大的一个郡州。
面积相当于其它各郡的至少三倍以上!
其它郡州,一个郡也就五个县左右。
而淘沙郡因为地理环境特殊。
父皇只设了一个郡城管辖着十三个县!
而且还是一个县来养一个军镇的配套措施。
军镇设置在县城之外的边境地带。
就是单纯的军营堡垒。
分为小军镇和大军镇两种不同的类型。
小军镇一万多士兵,大军镇至少驻军三万。
越靠近大安边境,才是大军镇密集的地方。
所以父皇才会让自己的堂弟和儿子们,以皇族身份坐镇封地。
掌管着一个县包括附近军镇的管理权。
让淘沙郡不至于被地方官所控制,一旦乱起来。
至少也有皇族来掌控局面。
在其它诸国,一个皇子的封地至少是一个郡,甚至两个郡的封地。
但在大安,父皇给皇族的封地都在淘沙郡范围内。
而且只有一个县的封地范围。
但父皇却给了藩王管理封地军权的资格。
只有当地官府的官吏由朝廷任命。
郑王很清楚,藩王虽然管不到官署,但手中有军权。
为了过的更舒服,就一定会从当地官府谋取更多钱财。
可是这些书函上面,各地官府的财务税赋一清二楚。
这些藩王居然一两银子都没有动过。
这就有些奇怪了……
他们这是明摆着在做账,避免自己的罪责。
郑王心中清楚,可是没有证据什么话也不好说。
而且现在情况复杂,他也不敢针对这些弟弟和叔叔们去认真追查。
必须得到陛下的旨意才行。
“知道了,宁远城那边怎么样?”
郑王问道。
“殿下,宁远城那边还是两天前的回信。”
“章大将军带领着附近军镇的五万兵马。”
“阻截了宁远候想要带兵冲向郡城的阴谋。”
“将叛军围困在宁远城内。”
“但是现在还没回信。”
将领回答道。
“再等等吧。”
“等本王处理好蠡县的事情。”
“明天晚上出发,前去宁远城看看。”
郑王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