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明白了。”
“来人,赐座看茶。”
郑王听完熊昌的提醒后。
立刻站起身向他抱拳行礼。
两名侍卫进入大殿,帮熊昌搬来座椅,并奉上香茶。
“殿下客气了。”
熊昌毫不客气的坐下。
“十三弟派您前来。”
“是为了帮助本王对抗北齐的军团闹事。”
“同时应付北齐武王的阴谋手段。”
“而十三弟已经在信中提醒了本王。”
“不知阁下还有什么建议?”
郑王问道。
“逍遥王殿下给您的密函,其中内容只是说了一些能说的话。”
“而属下这里,都是无法在信中明说。”
“却要郑王殿下必须明白的消息。”
“宁远候已经叛国,并非谋逆那么简单。”
“好在陛下早就颁下密旨,调遣东南道各路军镇秘密包围了宁远城。”
“但如果,北齐清丽郡按照武王的意思派兵直取宁远县各大乡镇。”
“宁远候便有了援兵,哪怕宁远城四面被围。”
“他也能坐镇城内等待外面的战况。”
“所以逍遥王殿下让属下前来告知。”
“宁远城可以不要。”
“但必须切断清丽郡南面通道,让敌军有来无回。”
“而且还必须送给北齐皇帝一份大礼。”
“让武王的兵马全部困在大安境内!”
熊昌提醒道。
“送北齐皇帝一份大礼?”
“十三弟还真敢想!”
郑王眼神一亮。
“殿下,这么做就能让大安陛下。”
“再跟北齐皇帝商议两国联姻的大事时,能够提出更多的要求。”
“逍遥王的目的,是整个桐山郡的封地管理资格。”
“还有消除清丽郡以后可能带来的麻烦。”
“让整个大安边境,再也不会遭到北齐的侵扰!”
“这样北齐皇帝心安,逍遥王殿下也就能更舒服的开发北齐资源。”
“与我大安,有百利而无一害!”
熊昌郑重说道。
“可是这样一来。”
“整个宁远县和淘沙郡。”
“只怕很长时间都将面临战火困扰啊。”
郑王思索道。
“只要能消除武王的隐患。”
“就算一年的战火,换取未来十年的安宁。”
“这桩生意就非常划算。”
熊昌笑道。
“可是东燕那边如果参与此事怎么办?”
“殿下放心,南陈那边,我们有办法让他们牵扯东燕。”
“只要大安军团不跨过东燕国境。”
“他们就无法直接插手。”
熊昌回答道。
“南陈能帮我们大安牵制东燕?”
“你家殿下有几分把握?”
郑王沉吟问道。
只要东燕不能插手,那他就毫无顾忌了。
“属下不敢说十拿九稳。”
“但敢保证,南陈有六成的机会帮助大安。”
“因为他们也不想东燕占据宁远县。”
“那样会让南陈的沿海领地,面临东燕的巨大威胁。”
熊昌说道。
“既然如此。”
“阁下认为,本王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殿下可尽快前往桥头堡军镇。”
“预防北齐敌军强渡,桥头堡因为河流的缘故。”
“守军只有一万。”
“估计现在双方可能已经动手。”
“至于临川军镇,殿下可以故意示弱。”
“调走一半军团前往宁远县埋伏。”
“剩下的一半只要遭遇敌军攻城,稍微坚持便假装不敌。”
“全数撤走,让出临川。”
“等他们大军进入大安境内。”
“再来四面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