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武潇潇(第3/4 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凌安楠看着活力四射的武潇潇,转身走回讲台上,边走边笑着摇摇头,现在小女孩啊,真的是让人招架不住的厉害啊。
正了正脸色,凌安楠注意力转回泰德的案件上:“现在,我带大家来分析一下泰德心理,泰德是连环杀手的畸形幻想型杀戮渴望,发泄内在愤怒和满足极端控制欲望为目的的代偿性心理,中度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极端的性yu倒错障碍。”
“首先是幻想,指的是泰德的内在幻想世界,通俗理解就是常人的白日梦。泰德杀戮本质上来源于内在暴力幻想的不断刺激生长,可以在中学时期的偷盗行为初探端倪,之后被女友抛弃,这种暴力性幻想逐渐演变成性相关的虐待幻想。连环杀手的幻想和平常人的白日梦区别在,连环杀手会因为受到外界不断的刺激,而逐渐在内心预演这些幻想,他们缺乏内在控制力,最终会真实的实施这些预演。和平常人做梦,就只是做梦。”
“对于泰德的幻想的来源,有报道说是因为他作为教堂执事祖父经手没收当地的一些色情刊物,这也许是泰德性幻想的起源。另外,非常规的家庭道德关系也是其中的一个诱因。”
“其次,当我们看连环杀手的案件时,第一起案件尤为关键,因为在第一起案件里凶手常常会留下大量的证据,而且你可以在第一起案件里窥见凶手的最本质的动机和心理幻想,和凶手最熟知犯罪行为。在之后的案件里面,凶手会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提升自己的犯罪手法,这些提升的犯罪手法会更加残忍和成熟,不一定能够提供足够的痕迹帮助我们完成逻辑分析。”
“就像在泰德案里,第一起案件里泰德选择了钝器砸晕,侵犯,窥yin,现场没有留下指纹。这些显示出,在泰德的最初的幻想中是和他所爱慕的对象高度相关的,没有留下指纹包括窥yin器,都可以帮助我们联想到失败的恋爱经历,行为能力不强,反侦查有一定的意识,这些证据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缩小范围。”
“接下来是代偿心理,在这起案件里,斯蒂芬妮就是泰德代偿主体,所有受害人都是按照斯蒂芬妮的外貌形象进行选择的,长发中分,白种人,相貌出众家庭条件优越。这种选择方式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找到凶手。”
“泰德转变的原因很简单,第二次逃狱后,他意识到他必须要尽快杀掉斯蒂芬妮他所憎恨的这个前女友,否则就很难再有机会完成自己内在幻想的最后一个目标,所以他去向斯蒂芬妮的家乡寻找斯蒂芬妮,但是斯蒂芬妮早年就移居纽约了,因此代偿主体的消失强烈的刺激和挫败了泰德。继而转向胡乱杀人,不再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思考,潜意识里,他希望警方能够抓到他,因为他内在幻想的主体消失了,失去了内在驱动力之后,带来了极大的挫败感,导致行为失控。”
“反社会人格障碍,不算是泰德的突出性格特点,除了蔑视法律和规则之外并不算突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