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司马懿之愤(第3/4 页)
3. 平步青云:
- 抵御孙权入侵: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孙权趁机率军西进入侵,朝中大臣议论认为樊城、襄阳没有粮食,难以御敌。司马懿力排众议,认为襄阳是战略要地,不可放弃,但曹丕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守将曹仁于是放火烧毁樊城、襄阳,弃城撤退。同年八月,孙权率军进攻江夏,同时派大将诸葛瑾、张霸攻打襄阳,司马懿率军抵御,击败敌军,又乘胜追击,大败诸葛瑾,斩杀张霸,因功升任骠骑将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多次留守后方: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南巡,诏命司马懿留守许昌,晋爵向乡侯,授予节仗,又兼任给事中、录尚书事。次年,曹丕亲率大军南征孙权,提拔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再次留守许昌,负责后勤军需物资供应。
4. 平定孟达之乱:
- 察觉孟达谋反:蜀将孟达投降曹魏后,得到魏文帝曹丕厚待,但司马懿认为孟达言行诡诈,不可信任。孟达暗中与吴国、蜀国联络,图谋反叛。诸葛亮厌恶孟达反复无常,又担心他制造祸患,派人将孟达意图谋反的事情告诉了魏兴郡太守申仪,孟达得知事情败露,决定举兵反叛。
- 迅速出兵平叛:司马懿得知孟达谋反,担心他迅速起事,于是写信给孟达陈述利害,使孟达犹豫不决。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正月,司马懿率军昼夜兼程,仅用八天时间就赶到新城郡治所上庸城,发起新城之战。孟达写信向诸葛亮求援,打算据城坚守,但他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开城投降。司马懿率军入城,诛杀孟达,俘获士兵万余人,随后又将申仪逮捕,送往京城治罪。
5. 抵御蜀军北伐:
- 与诸葛亮对峙: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司马懿升任大将军,加授大都督头衔,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率军讨伐蜀国,但因天降大雨被迫班师。次年,诸葛亮率军攻打魏国天水郡,兵围祁山,魏明帝诏令司马懿统率大军西进,驻守长安,统率雍州、凉州的军务抵御诸葛亮。此后,司马懿与诸葛亮多次交锋,各有胜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