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政变伊始(第2/2 页)
2. 曹爽专权引发矛盾:
- 排挤司马懿势力:曹爽是魏武帝曹操养子曹真之子,辅政之初对司马懿礼敬有加,但之后因忌惮司马懿在朝中和军中的威望与权势,开始着手培植党羽,排挤司马懿的势力。他将魏明帝视为浮华之徒、弃而不用的何晏、丁谧、李胜、邓飏、毕轨等人笼络到身边,当成心腹。通过曹芳免去司马懿太尉之职,提拔为太傅,实际剥夺了司马懿部分实权;还任命弟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加强了对京师禁军和朝政的控制。
- 与郭太后产生矛盾:“三少帝”时期,宰辅执政应向明元郭太后汇报后施行。但正始八年(247 年),曹爽用何晏等人之计,将郭太后与曹芳分开,迁回永宁宫居住,削弱了郭太后权力,加强了对曹芳的控制和影响,这使得郭太后对曹爽心生不满,也为司马懿利用郭太后的名义发动政变提供了可能。
3. 司马懿的韬光养晦与暗中准备:
- 积累威望:在曹爽结党夺权、逐步专擅朝政的同时,司马懿一面暂时容忍,一面也有所行动。他叫停了魏明帝令“百姓苦之”的宫殿建设项目,让役工返乡务农;率军南征,击败东吴进犯之敌,子弟十一人被封为列侯;主持开凿广漕渠,在淮北屯田;击退东吴诸葛恪,再立军功等。这些实绩让他在朝中老臣和士民中积累了更大威望。
- 暗中谋划:正始八年(247 年),司马懿称病不朝,韬光养晦,静观其变。他暗地里招募死士三千,散在民间、招之即来,并多次与长子中护军司马师、次子散骑常侍司马昭等人密谋,寻找诛杀曹爽的时机。
4. 政变时机的出现:正始十年(249 年)正月初六,少帝曹芳出洛阳,南渡洛水、伊水,到高平陵祭扫魏明帝曹叡墓,曹爽与其弟曹羲、曹训、曹彦等全部陪同前往,洛阳城内曹爽力量空虚。司马懿见此良机,立即发动政变。
综上所述,曹魏政权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曹爽的专权以及司马懿的韬光养晦和等待时机,共同构成了司马懿矫称奉郭太后诏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历史背景。这次政变使司马氏集团清除了最大的异己势力,曹魏自此进入司马氏专权时代。
喜欢乱世三国:一统天下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乱世三国:一统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