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0(第4/4 页)
魏无羡哪里是乖乖等着的人,蓝忘机前脚出门,他后脚就寻了机会去找金凌。今年来听学的各家弟子确实有些多,往年可以一人一间客房的,如今只能两个人挤一间,偏偏金凌子真两个硬要往一堆凑,他两个便占了东厢回廊尽头的那间房。
料定了魏无羡一定会找过来,二人自静室回来,就一直呆在客厢里候着。说是客厢其实并不似其他江南建筑一样单独成一个院落,更像是僧侣禅坐的客堂,一间一间分开来,依着山势星罗棋布。客厢正对着的就是弟子们平日里听学温课所用的兰室,取“滋兰九畹,树蕙百亩”为名,门厅正中悬着匾额,两侧柱子上则是一尺见方石碑拓片,写着“观听无邪,则道以明”两句,意喻弟子: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浮名而改节。为确保幽静,兰室周遭并无多余建筑,只沿院墙种着一圈银杏,不过山上湿冷,那银杏虽长得繁茂,果子却并不怎么甜,已惹得有些人耿耿于怀,时常惦记着要将这一圈中看不中吃的树给砍了烧火。
自兰室往西便是云深不知处最高也最重要的建筑“藏书阁”,藏书阁背靠山壁,是座仿水乡吊楼式的双层建筑,塔式,整体呈八角状,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藏书阁再往西,家主所居“寒室”、待客所用“雅室”、招魂所用“冥室”、弟子练琴之用的“琴室”等几处轩亭都各占一席。折而向南,太湖山石堆成的一座假山后头才是宗族众人平日里起居所用的场所。
正常来说,从静室到客厢,要绕过宗祠,琴室,兰室,再过一道石桥才到,可有些人偏要冒着作死的风险抄近路。
原来那客厢隔着一道桥便是蓝启仁老先生所居的竹室,竹室一面环山一面靠水,除临着客厢的那一面,还有一面是一整片竹林,竹林这头就是他二人居着的静室。不过也因竹室离主体建筑远,取幽静雅致之意才舍近求远给了怕嘈杂的蓝老先生。
“竹室” 连贯着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小馆曲折,绿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风乍起,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所以竹室虽与静室只隔一道竹林,却当中山石错综,树木交织,并不相通。同“竹室”更近的是蓝氏宗祠,祠中三面粉壁上嵌着蓝氏先祖与历代家主的人物平雕石像,每四幅像合刻一人,上面刻传赞四句,人物传神,栩栩如生。宗祠北面紧临着的便是兰室,弟子们每下了学从此过即可驻足吊望,以教导弟子承继先祖遗志,效仿古贤盛德。不过这番苦心于有些人来说也是形同虚设,再庄严肃穆也是个房子,墙也不是金子砌的,该翻还是得翻。
果然,魏无羡自静室出来,舍了平坦的大路不走,先钻过竹林,借竹子势高点足攀上宗祠外墙,又自宗祠跳到兰室外一棵银杏树上,前后倒换了几棵树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