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盐田设立(第3/4 页)
士壹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在合浦郡的海边,士徽精心挑选的那块平坦土地上,盐田的制作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士徽深知,盐乃民生之本,盐田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未来的宏图大业。
士徽指挥着工人们 在低洼地带挖掘出一个个浅坑,或修建起一块块浅盘。这些浅坑和浅盘错落有致,宛如大地上的音符,奏响了希望的乐章。接着,工人们将海水引入这些浅坑或浅盘中,海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仿佛是一片片微型海洋。
随着阳光的照射和海风的吹拂,水分开始慢慢蒸发。士徽站在盐田边,望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是大自然的力量,也是他事业的希望。水分蒸发后,留下的便是宝贵的盐分。这种方法,被称为日晒法,是自古以来盐农们智慧的结晶。
随着时间的推移,盐田中的水分越来越少,盐分逐渐凝结成晶。士徽看着这些晶莹剔透的盐晶,心中充满了喜悦。他知道,这些盐晶,将是合浦郡未来的希望,也将是他事业的基石。
士徽对身边的工人们说:“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未来。我们要用心去呵护这片盐田,让它产出最纯净的盐,让我们的盐,成为天下人争相购买的珍品。”
在东汉末年这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秩序崩解,战乱频仍,往日的盐铁专卖制度已难以为继。私人的盐铁买卖在民间悄然兴起,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尽管如此,盐和铁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其重要性并未因此而减弱。私人商家和手工业者继续在各自的作坊中生产和销售盐铁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在最初,官府为了控制盐业,实行了募民煮盐的政策。盐户们自行承担煮盐的费用,而官府则提供了煮盐所需的“牢盆”——即大型的铁锅。这些盐户们将海水煮干,留下的盐晶统一由官府收购和销售。这种方式,有效地遏制了民间私自煮盐的行为,同时也保证了官府对盐业的部分控制。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这种官营的制度逐渐出现了裂痕。私人的盐铁买卖开始兴盛,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和战乱频繁的地带,官府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这些私人的盐铁作坊,虽然规模不如官府,但却更加灵活,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在这个时代,盐铁不仅仅是商品,更是权力的象征。掌握盐铁,就意味着掌握了财富和力量。因此,无论是官府还是私人,都在努力争夺这一宝贵的资源。而士徽,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决定在合浦郡发展盐田,以此作为他事业的基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