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4/10 页)
——换而言之,乌萨斯帝国选择不把保民军占领过的地方当做自己的领土。
随着保民军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消息汇聚过来,再写进《外军参考》和《敌情通报》散播到各部队。一时间,人们纷纷讨论起了各种各样的可怕消息:梅尔尼科夫—巴尔比尔峡谷的死亡通道,那里有超过6000名党员、游击队员和平民被屠杀在此;波戈列洛耶戈罗季谢镇在帝国军占领前有3076人,解放后只有905人;帝国军第107步兵师上报在自己入住新光复区的第一个月,成功击毙了上万名“反抗份子”等事情。
帝国军把乌萨斯人在恶劣环境锻炼出来的粗暴作风与新式军队的严苛约束、精细计算结合在一起。于是罗斯托夫市被收复时已经是一片废墟,桥梁,电线杆,铁路接轨点,信号机全被摧毁。本着严谨的作风,帝国军甚至在空油桶上射击,一来防止藏人,二来销毁用具。
更神奇的是,在1095年3月帝国军西部战线上报称,他们在两个月里消灭近10万名反抗份子,而地下抵抗运动司令部指出,他们总数只有8万人。
除了杀人,更可怕的还有掠夺。帝国的“光复区特别专员”表示,顿河要提供帝国所匮乏的物资,这一任务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提高征粮份额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客观需要。在此目标面前,当地平民的死活完全不重要。
“我不在乎有什么地方势将发生饥饿,只要这个地方不是在圣骏堡和军队里。倘若有人要挨饿,那么绝对不可能是我们的人,让其他人饿去吧。”
凭借这句话和围绕这句话展开的行动,乌萨斯帝国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赢得了甲级战犯的名头,并在红旗城革命军事法庭上荡了秋千。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上有所恶,下亦从之。于是帝国军第九集团军的军事指挥官便公开下令:“我军对哈尔科夫城市居民的生计没有兴趣。给养居民,赠送烟和面包等行为是妇人之仁。考虑到十分紧张的后勤状况,征收粮食和清除反抗分子的行动要加速执行。”
至于哥萨克的苦难,“对此无动于衷是非常必要的,此时决不能有恻隐之心”。要“不计一切代价要节约供给,对正在发生的饥饿无须任何解释”。
于是,在帝国军军官们的私下谈论中,他们的任务就是让哥萨克和战俘饿死或冻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