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十一章 遣唐使物语:当年最重入唐人(第2/21 页)
应该讲这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航线,邪马台卑弥呼那会儿就是这么走的,只不过白村江之战后,朝鲜半岛南部被新罗给占了,倭新两国正对立着,也就不太方便从人家门口过了,于是只能另辟捷径,这就有了南路。
南路的前半段和北路一样,难波坐船到九州北面,然后不往北了,而是一直向西,横渡大海之后在苏州或是宁波靠岸,再走陆路去长安。
当然,我们知道,在那个时代漂洋过海是具有很大风险的,而且当时日本用的船是平底船,经不起风浪,很容易出事。一般来讲遣唐使能够全须全尾平平安安地从难波抵达苏州、宁波,或是登州的概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下,除了一阵风浪过后集体沉到底之外,更多的时候则是会被狂风刮得偏离既定的航路,比方从九州北部被吹到了九州南部。
然后就有了南岛路。
和之前的北路、南路不同,南岛路并非固定航线,甚至尚无法确定其是否存在,只是从当年记载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知道,每当海面上刮起大风把遣唐船刮到九州南部时,开船的便会顺坡下驴地一直南下,沿鹿儿岛、冲绳群岛朝西北进发,最后在苏州或是宁波登陆。
对了,虽然一直念叨苏州、宁波、登州这三个地方,但实际上在那个还没罗盘的时代,遣唐使们的登陆地点基本是不可能百分百确定的,往往是靠哪算哪,上了岸之后再联系当地县府州郡,递上通关牒文,然后再在他们的安排下前往长安。总之这是一段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旅程。
说完了航路,再来简单说说遣唐使的日常。
在抵达长安之后,第一类遣唐人员,也就是正儿八经的外交官们,在安顿好一切后要做的第一件正经事是去皇宫报道,告诉皇帝,我们来了,然后奉上信物,比如国书什么的,这个行为专业名词叫做“礼见”,通常的地点在大明宫宣政殿,而皇帝一般也是不会出面的,都是交给大唐负责外交的官员来接待;走完这个程序大概数日之后,皇帝便会下诏,说是想亲眼见见这批从日本来的客人,于是大家赶紧沐浴更衣熏香一番之后进皇宫,拜见天子龙颜,这个叫做“对见”。
对见一般安排在内朝,也就是皇上处理政务和休息的地方,皇帝通常会问问遣唐使们日本国内的一些情况,比如收成好不好啊,人民幸福不幸福啊,同时也会做一些实质性的指示,像赏赐一点东西,或是让人给留学生们送点礼物等等。
通常来说遣唐使中的外交人员在历经礼见和对见两关之后,任务便算完成了,可以先回住的地方歇着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