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关于衰老(第2/4 页)
原晧宸若有所思地点头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已经成为地球上一个特立独行的总群。对我们来说,基本的生存不会存在障碍,即使部分掌握更多资源的人口具备更优质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在进化的道路上也未必会比其他人走得更远!”
“所以,人类种群想要依赖自然进化提高生存寿命是不可能实现的!”明奇博士严肃认真地说道,“所以,我们只能想办法延缓机体的衰老步伐,或者如你所说的,通过基因技术来改变人类的寿命!”
“但是,这些都很难!”原晧宸说。
“前面我提到过,生物学界目前研究的,导致衰老的理论至少有300种。”明奇博士继续介绍道,“在分子水平上,生物学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重要的大分子损伤机制。主要理论有:自由基学说、体细胞突变理论、蛋白质改变理论与废料积累理论、线粒体理论、端粒损耗理论等(另附相关资料,有兴趣的书友可以了解一下)。相信你都有所耳闻吧。”
“确实,我有特别了解过端粒损耗理论。”原晧宸答道,“端粒就像一种【时间延迟】的保险丝,我们的细胞经过一定数目的分裂以后就被用完,当端粒变的太短时,就无法继续分裂了。学者们认为,当细胞探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会启动衰老、停止生长或开始凋亡。”
细胞分裂过程中,为什么会逐渐衰老,而癌细胞和性细胞又为什么不会衰老,其中机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个细胞在分裂之前,都要首先复制染色体,结果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各自都分到一套完整染色体。端粒学说认为,刚受精的胚细胞染色体中,其端部都有一段称之为假DNA的长链,大约含1000个无编码意义的碱基对,这些假DNA片段,就是生物学家口中的端粒,具有保护功能,可以使染色体的端部保持稳定。
如果没有了端粒,染色体就会失去其稳定性,容易粘在一起,甚至还可能以异常结合的方式重新组合,从而导致细胞的老化。由于DNA复制方法的特定形式,使它无法将染色体最顶端部分复制出来,因此复制品比起模版来要略微短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