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青岛殖民地的东亚文化战略(第3/7 页)
来自中国普通民众的强烈敌意和对峙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力。青岛租借地的殖民者,发现这种对抗是没有优势的,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武力占领,变成了向中国大规模地传播德国精神生活,企图将青岛建成德国的东亚文化中心。
在中国,英美通过教会办学,对德国既有启示,也有一种竞争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殖民者不得不采用各种措施,支持和鼓励教会在青岛开展教育,并采用财政拨款的形式,为教会学校提供部分经费。
柏林信义会、天主教圣言会和德国同善会,是青岛势力最大的教会组织。这些教会在青岛建立了总堂,并在即墨、胶县等地广设支堂。仅柏林会,就办了不少德中讲习班和中小学,学生达几百人。无论是德国总督府与教会联合办的学校,还是德国人独立办学的书院,所设课程略有不同,但无一例外对德语教学均极为重视。
许多人都明显地感到,青岛的私塾没落了。在仲家洼教书的丁廷执,回家之后偶尔也会抱怨说,私塾的孩子日渐减少,都去了洋人的学堂。这种选择虽然功利,但也是现实的。孩子从洋人的学校毕业后,可以更容易找到工作,也能得到更高的薪酬。他们可以去德国人管理的港口码头,也可以进入洋行做伙计。
一些德语优秀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充任殖民政府各部门的翻译,成为德国占领青岛的得力助手。一些脑子活泛的学生,则利用语言优势,与德国人做生意。许多中国官宦家庭,开始把孩子送进洋人办的学校。
另外,青岛还办了许多语言学校,专门教授华人德语。办学方式也非常灵活,甚至一些华人苦力和仆役,都去了半日或晚间学堂。
从长远来看,通过在中国推行办学教育,不仅能消解中国人的仇恨,破除阻碍两国交往的藩篱,还在青岛培养了急需的廉价技术工人。当这些自幼接受德国精神的教育和熏陶的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会对德国的产品和生活方式产生偏爱。他们当伙计做买办,可以帮助德国商品在华扩大销路。甚至可以从中选取亲德分子,用来对抗在华的英美势力。
这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丁永一思量着。
他看着眼前小国毓那双清澈的眼睛,内心甚是忐忑。
丁永一让孙子给自己背诵《史记》,是希望小国毓见盛观衰析察成败,也是求入门之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