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急(6)(第3/4 页)
中尉下意识一缩头躲回了战壕中,但很快他就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头,这次落在他们头顶的迫击炮弹的爆炸声和之前的杀伤榴弹有明显的不同,当其中一颗炮弹落在中尉身后并炸响后,中尉忍不住大声叫嚷了起来。
“他们打烟雾弹做什么!”
……
原本上官有浩给尤志勇的命令是三发急速射打完就撤,但他显然对迫击炮的射速和移动速度估计有些过于保守,迫击炮连装备的民20式迫击炮最大射速可以达到一分钟二十发,打压制但每门炮只打三发炮弹显然有些鸡肋,既发挥不了应有的压制作用,还白白浪费了炮弹。
上官有浩之前是参谋军官,转入作战部队后一直指挥步兵作战,对于炮兵这个相对更专业的兵种的知识不能说是空白,但的确只停留在初步了解的阶段:他知道战斗时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炮兵,知道团里装备的不同口径和种类的火炮对应的战场条件,也知道如何指挥文盲比例不低的步兵和炮兵尽可能的进行配合,但他确实不太清楚炮具体应该怎么用:
也许是有些心急,也许是想节省炮弹,但不管怎么说,上官有浩之前那个具体到三发急速射打完就撤的命令确实有些画蛇添足。
所以专业炮兵出身的尤志勇很快就结合上官有浩的命令和对战场形势的判断理解了团附的真实意图,于是他果断命令全连打完上官团附命令的三发炮弹后,又换上之前缴获日军的81毫米口径烟雾弹补射了一轮。
前线士兵用82毫米口径的民20式迫击炮发射日军81毫米口径的97式曲射步兵炮弹,这是工业能力极其落后的中国的悲哀,后方兵工厂哪怕24小时开足马力也生产不出足够前线使用的炮弹,而且造出的炮弹质量也参差不齐,落地不炸几乎是常态。
很多装备了迫击炮的中国军队缴获到日军的炮弹都会像补充团这样保存下来自己使用,至于口径不对应的炮弹会导致准确度降低的问题,这个年代的中国炮兵几乎不会考虑,哪怕是冒着哑弹甚至炸膛的风险,也比有炮无弹要好上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