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柏林记忆:逃离悲恸之地 酷读网 > 后记

后记(第1/2 页)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我在聊斋捉妖怪余生孽缘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末世之:天下大乱下山,我的七个师姐绝色倾城医武战神高手下山,半人半尸的我被师姐宠上天凡人亦可不凡仙神人魔道从小马开始:万界旅游我家娘子太体贴穿成了黑瞎子的背后灵怎么办战锤:快乐的第四天灾港夜沉迷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开局就成质子?且看我一力破之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僵约:一秒一尸气,成就无上僵神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我第一次听说姐姐蜜丝有本战时日记存在,是1945年一个暴风席卷的夜晚,我正被困在慕尼黑和纽伦堡之间的高速公路上。我的吉普车坏了,需要在黎明前赶回纽伦堡。我站着,全身都湿透了,不停地颤抖,伸着手,试着靠竖个拇指来拦辆顺风车。后来是一辆很大的美国军车在我面前来了个急刹车,一个胖乎乎的有着粉色脸庞的陆军少校倾了身子,开门,示意我爬进去。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问我要身份证,说想检查一下。认真地审视了一会儿,接着他读出了我的名字,然后转身,怀疑地看着我,嚷嚷道:“瓦西里奇科夫?你和蜜丝·瓦西里奇科夫是有什么关系吗?”“是的,她是我姐姐。怎么了?”“那你穿着美军制服干什么?”因为我当时正穿着规定的工装绿,还带着一个三角形的为美国军队服务的文职人员徽章,我解释道我在纽伦堡的国际军事法庭工作。“这怎么可能呢?你的姐姐不是在纳粹外交部上班吗?”“是啊。那又怎么样?不过你是怎么知道她的?”“我之前读过她的日记,那是关于战争的记录里最被高估的一个!”接着,更讨厌的开始了:“我想知道的是,你是怎么做到在这种家庭背景下还穿着我们美军的制服的,这是到了纽伦堡之后我要立马调查的第一件事情!”他把身子转了回去,我们没再多说一句话。最后,在那个我被安排住宿的传说中的“大酒店”,他怀着明显的厌恶之情把我放下了车。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向陆军少将汤姆·霍奇斯报告了昨天的经历。汤姆是一位受勋的老兵,我们本地情报中心的领导。我对他其实已经非常了解,他碰巧还是我未来姐夫、上尉彼得·哈恩登的朋友和前同事。军队,尤其是情报部门,不喜欢被外人干涉自己的内务,因此我那位胖胖的陆军少校(他显然从未听过挑衅的枪声)很快被警告少管闲事,关于此我并没有再听到更多事情。但是他提到过的蜜丝日记强烈地激起了我的好奇。当然,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在未来的岁月中,我将会和这本日记密切相关。

我待在战乱的柏林的那一年,住在姐姐的房子里。我常常可以看到她在专心敲打她的打字机,并经常小声咕哝着什么。她时不时会给我讲讲她的打字稿并对之发表一些看法。她的日记内容有时候听起来很有趣,有时候又很搞笑,有时候又非常恐怖,但总是生动的。然后我离开柏林去了巴黎,蜜丝也曾短暂探望过我。但是后来,我们的人生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直到那一次,在那刚被占领的德国,大雨冲刷过的高速公路上,我邂逅了那个胖胖的陆军少校,我们的人生重新发生了联系。那次之后,我去慕尼黑拜访她和彼得,她给我读了她的日记。虽然那还是最初的草稿的形式,但我立即着了迷。不过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使她确信,这是多么独特的一份文献,是多么需要被出版的东西。

将近半个世纪以后,在姐姐临死前,她叫我在日记里添上一些必要的历史背景和注释。她因为疾病而太过虚弱,已不能亲手做这些了。

为了弄清楚战争期间和战后,蜜丝在日记里提到的各个“英雄”和“恶棍”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曾散发过一个简短的问卷。而得到的反应却很出人意料。一位至关重要的见证人(日记里无数次提到过的)“西西”·维尔切克女伯爵,在战争临近尾声时飞去了维也纳,和蜜丝一起驻守那个靠近格蒙登的医院。因为生病和饥饿,蜜丝中断了她的日记写作,四个月后才重新开始。西西是唯一一个可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的人。我等她的答复等了几周,却完全没有音讯!接着一个共同的朋友告诉我西西正犹豫不决:“当然,我非常愿意帮忙,但是乔治并没有意识到我从没写过任何东西,甚至是信!”我去信解释现在只要写写最简要的草稿。后来,我便收到了数页文字,完全就是我想要的东西,它几乎未经编辑,被逐字照录在这本书里。

过了好几个月,我还是没有收到来自托尼·绍尔马男爵的回复,我曾与他在战乱的柏林匆匆见过一面,在1944年那个重要的夏天里,他是蜜丝最勇敢无畏的朋友。我听说他幸存了下来,并和“基卡”·冯·施图姆(蜜丝的另外一个圈子)的妹妹结了婚,住在奥地利的一个农场里。他同样也是数月都没有回信。接着,有一天他突然从苏格兰给我打电话——他和妻子正在那儿捕猎松鸡。我们约定等他返程时在伦敦见面。他为他自己的沉默道了歉,接着说:“但是你看到了,乔治,你的信让我非常心烦意乱,起初我甚至不想答复……”“但是为什么?蜜丝总是用最热烈的字眼写你。事实上,你确实是‘七月密谋’事件里的英雄之一!”“谢谢,但是这没有什么好说的。你瞧,当恐怖事件结束后,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把它们都扔在脑后,再也不想了,我要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接着你一来,全部给搅浑了!但是后来我对自己说:“如果是蜜丝叫我做这个的话,我该怎么拒绝呢?而现在她都不在了,我更不能拒绝啊……因此,乔治,开始吧!”他的话被用在了蜜丝作品的后记里。

另一方面,在第一时间就给予我一切帮助和支持的是哈索·冯·埃茨多夫男爵。他是一个伤痕累累的“一战”老兵,战后他加入了外交部,被任命为上将弗朗茨·哈尔德的联络官—哈尔德是希特勒的总参谋长,但他本人完全反对独裁头子希特勒的战争计划。蜜丝提到哈索“据说是一个可靠的人”。在密谋破灭之后,他曾在街上遇到她,把她带去一栋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大楼,警告她要格外小心,因为“搜捕已经开始了”,即便只是和密谋者略有关系的人也都有被捕的危险。他自己幸免于难真是个奇迹。他在被任命为热那亚的总领事后,急忙赶到了那个地方,却莫名其妙地“被遗忘了”。“二战”后,他升任国家驻外事务处的要职。我再次见到他时,他是波恩的驻英大使。他非常乐于给我提供介绍、建议和帮助,并且邀请我去他那迷人的慕尼黑郊外度假小屋中拜访。到了那儿,他一边饮着美酒,一边告诉了我许多关于反纳粹抵抗行动和他知道的抵抗者们的趣事。我记得他说过关于他的前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的一件事。显而易见,他们过从甚密,哈索男爵甚至一直力劝哈尔德把很多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上:“你确信他(希特勒)最后会毁掉德国。你每天都看见这个人。你从来不会被搜查。你为什么不直接拔出你的手枪然后把他崩了呢?”“我知道,”哈尔德回答道,“但是你知道,我亲爱的朋友,我们这种老派的德国军官,不是被训练来刺杀自己的领袖的!”哈索补充道:“很有道理,你说的适用于全世界所有的军队。把我们训练成杀人机器,这不是犯罪!但想要干掉一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这个刽子手还碰巧是我们的‘元首’,这就是犯罪!”哈索苦笑着。我后来也没再见过哈索。但是我送了他蜜丝的书,这使他高兴。

在德国,《柏林记忆》仍旧在席德勒和贝塔斯曼的书单上,我有过一段有趣的经历。他们曾委派能力出众、学识渊博的卡尔劳夫博士来编辑这本书的德语版。

尽管他见解开明,我却与他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冲突。蜜丝写到过军人名誉调查法庭在“七月密谋”之后,匆忙地驱逐施陶芬贝格伯爵和其他参与过这个密谋的军人,于是把他们移交给了人民法庭的法官弗赖斯勒和刽子手们。我在评注里,曾指认陆军元帅冯·伦德施泰特是他们的首长。卡尔劳夫删去了他的名字。“为什么?”我问。他解释说伦德施泰特在今天的德国仍是一位受尊敬的人物,这样的一条提示可能会使很多读者震惊。当时我就炸了:“这是政治审查,我永远都不会接受!要么保留他的名字,要么我收回这份手稿!”不用说,陆军元帅的名字留了下来——也因此被画上了应有的污点。

在巴黎,我遇到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典型法国式问题。他们的翻译其实不差,但是他们总是会抱怨“ce n’est pas du bon Français’”,意思是蜜丝的写作风格不够“文艺”。我尝试解释她的风格在任何语言里都不是“文艺”的,即使在英语里也不是,但这就是她思考、讲话和书写的方式,而这种自然的感觉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之一。最后,直到另外一个编辑接手了这本书才弄好。

在俄国,我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后苏联”问题。对于我自己来说,1994年秋出版的俄文版是所有版本中最重要的。俄国人打了自1917年俄国革命以后成就最辉煌的一场仗。他们会对一个在他们的苦难岁月中,跑到敌国外交部工作的俄国年轻人作何反应呢?我重写了俄文版的简介来解释蜜丝的困境。我想,最重要的是她主张“人的尊严”,而这又何尝有国别。这就是为什么纳粹主义不能被她接受,为什么反纳粹的抵抗者们亲近她,向她吐露密谋暗杀希特勒这种秘密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50年后她仍旧吸引着读者的原因。

我并不用担心,俄国的评论家们毫无偏见、通情达理,有些甚至满腔热忱。更甚的是,他们对于《柏林记忆》的同情态度,也延伸到了蜜丝正直的德国好友和同事那儿去。这让她当初最终同意了他们的出版。

1987年,当我带着我自己的子女和蜜丝的孩子们一块儿去柏林推出德文版的《柏林记忆》时,我们挨个拜访了两个“柏林”——这个城市仍然是分裂的——去她写过的各个地方看看。我们从“恐怖”开始——设立在班德勒街的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密谋者曾占领了那儿数个小时;威廉街就是恺撒和独裁头子希特勒曾把他们的国家带至灾难的地方;还有莱特街监狱,入狱的抵抗者被暂时搁置,等着转到法官弗赖斯勒的“人民法院”去;还有普罗增西监狱,他们被绞死的地方。尽管由于盟军的轰炸及其后苏联红军的大批涌入破坏了很多地方,蜜丝之前居住和工作的很多地方都已被重建,但把她的日记当作导览,我们仍能够将她50多年前看到的东西重现脑海。

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大厦所在的班德勒街现在是一个现代办公区。但是庭院里一个纪念碑提醒了人们,在这儿,被一排车前灯照亮的地方,伤势严重的施陶芬贝格伯爵还有他的同胞们被射杀。

目录
在那遥远的边疆[60年代]怎样都喜欢帘春全员火葬场后世界重开了当我成为蜂后之后铸剑天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