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安吴商妇周营是真实人物吗 > 29

29(第2/3 页)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南派盗墓笔记世间白蛇仙听潮亭读书十八载,一步入天人依组麦儒的旅行记录锦衣卫:开局三天,签到百年内力原神:变成狐娘攻略提瓦特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综武:开局问剑雪月城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变强从喰种开始普通人也可以在综漫当一回主角三界纪长生异闻杀通缉犯得功力,我功力滔天!替身皇帝:朕要做千古一帝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夜深知雪重我刷美女短视频,古人全看傻了

周莹下了梁山,乾州府知府按律惩办了大小土匪,铲除了压在乾州百姓心头的一害。消息迅速传遍渭北各地,人心大快中,极大地震慑了各地大大小小的山大王们,地方治安得到改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齐声赞扬周莹积了大德,行了大善。周莹听到耳朵里,啼笑皆非,她本想灭了梁飞虎,追回自己的十几万被抢走银两,不料乾州府知府在惩办了全部参与抢劫的匪徒,刀斩了梁飞虎后,只退回给她四万五千两银子,近六万两银子没了影儿。乾州府知府说:“抄了梁飞虎老窝,只抄出现银四万五千两,其他银两据梁飞虎交代,全发给山寨人丁和家小维持生活了。”周莹瞧了瞧送进安吴堡的四万五千银两,说道:“碰见这种官,算我们倒霉,认吧!”

王坚忍不住苦笑道:“乾州府知府心还算不太狠,换了另一个知府,他一两银子不给,你能把他咋的?”

周莹说:“自古道,民与官论理,如同与虎谋皮。我周莹虽然银子多点,可在官家面前,总是弱者,和官家斗,永远占不到便宜。把银子入库吧!”

这天周莹正在伏案作画,王坚入内禀告说:“南乡举人百里求见。”

周莹一听自己老师来见,忙放笔道:“快请他老人家进来吧。”

百里是泾阳、三原地域内颇有名气的学究,曾为周莹的老师,对公益事业热情始终不减,令人感动。今日前来求见,周莹心想,老夫子不知又会生出什么新花样来?

周莹把一身素袍的百里迎进客厅侍座,朝老师行师礼后笑道:“谈古论今,老师知识渊博,论述精辟,学生定当洗耳恭听,以受教诲。”

红玉奉上香茶,百里并未动茶碗,而是先翻看了看置于桌正中的一本大字本,说:“这准是惠岚的功课了。”

周莹道:“请老师不吝赐教,小女子将受益匪浅。”

百里说:“老朽老矣,面对后生,何敢再谈当年之勇。说实话,惠岚这一手楷书,功力透纸,非少奶奶同岁临池功力所比了。”

周莹对百里评价认同道:“老师所言,周莹同感,来日惠岚若在书法上能有所成,周莹无所求矣!”

百里捋须笑容满面,话锋一转,直奔主题,道出了自己进安吴堡的目的。

原来泾阳县所处渭河北岸平原,古称渭泊,远古时乃一大湖,唯山湖通海,故含盐卤质。后大湖渐渐填淤变为桑田,其淀质为泥沙及黄壤,有水挟入者,有风扬播者。由于盐卤质久而不化,关中地区土地含盐碱重,虽经数千年风化垦殖,土质大有好转,但到清末时期,蒲城、富平、渭南一带,仍为荒瘠之地,泾阳、三原、临潼、大荔等地,掘井取水,碱含量很大,苦而发涩,食之不甜,灌田有害。虽有泾水、冶水、清河、浊河、石川河和渭河贯通其间,郑国渠亦久用于灌溉,但经历代战乱,沧桑巨变,渠毁水废,每遇气候干燥,常酿为苦旱之灾。据古今历史记载,自商周至清宣统三千余年中,有事实可查考的灾荒竟达一百六十六次之多。其中水灾十五次、蝗灾十二次、蝗兼旱灾十次、蝗兼水灾一次。其余一百二十七次皆为旱灾,平均每二十年有一次旱灾。若以近代由明清之交算起,五百年中,旱灾就有四十八次,平均每十年一次。由此可见关中地区旱灾之频繁,饥荒的凶烈了。远如明崇祯十三年,近如光绪三、四两年,因旱灾百姓饿死大半,其惨状令人不忍目睹。也因此关中便有了“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的农谚流传下来。

为了防旱救民于水火,历朝历代通过兴修水利,筑渠垒坝建塘灌溉农田来解决面临的灾害袭击,才保护了民生,促进了生产。

百里说了一大堆,大概是口干了,这才端起茶碗一口气喝了半碗,然后捋着胡子笑道:“我索性再讲个故事给你听吧。”

百里想了一会儿,才开始讲他的故事:

“秦始皇即位初年,准备按计划逐步吞并六国,实现统一中国的宏伟目标,当时,秦国兵强马壮,唯粮食因常年干旱不能保证产量,兴兵之事受到影响。秦始皇正苦于无策,忽有人报告说,有一韩国人自称有振兴水利、提高粮食产量之策,希望觐见皇上。秦始皇听报大喜,忙令韩国人入朝,经问,方知献策人叫郑国,是个水利专家。郑国向秦始皇讲了振兴水利的好处,秦始皇听得津津有味,不断点头夸奖郑国见地独特,颇具吸引力,最终采纳了郑国意见,派郑国去勘察水源地形,为兴修水利做前期准备。

“郑国奉秦始皇令,在关中地区翻山越岭,涉水蹚河,开始了勘察工作,后来辗转抵达泾河源头,经过一番勘测,向秦始皇报告说,在泾河流域可以修一条能灌溉数百万亩土地的引水工程,解决泾河下游泾渭平原遇旱而灾的根本问题,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目的。秦始皇看过他奏请审批的引水工程图纸,立即下令拨银调匠,组织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泾河流域,开始了筑坝开渠引水的浩大工程建设。正当引泾工程紧张施工时,有人对秦始皇说:郑国原来是韩国派到秦国的间谍,是为削弱秦国国力,免于吞并弱韩而来。秦始皇一听,雷霆大发,怒道:‘这还了得,欺骗到我头上来,不是自找死吗!’于是下令要斩郑国。郑国被抓押解至朝廷,秦始皇亲自审问时,郑国面对秦始皇,神情自若,立而不跪。说:‘我原来是奉命到秦国当间谍的,可是入秦后,皇上信任我,让我修水利,为民解难,引泾水利工程若全部建成,对秦国有莫大好处,若杀了我,渠修不成,你钱白花了不说,农业生产必然要受到影响,缺少粮食,军队靠吃啥去打仗,你靠啥实现统一中国的愿望?’秦始皇听了,心想,对呀,郑国说得句句有理,于是恕郑国不死,命令他戴罪立功,按原计划继续领导引泾工程建设。十年后,一条宽一丈余,长三百里的引泾水渠,终于完工。秦始皇念他有功于秦国,便将水渠定名为郑国渠。郑国渠放水后,用填淤之水灌田浇地,把渭北泽卤变成了沃壤,亩产一石多粮,关中从此变为‘田肥美,民殷实’的天府之地。兵多将广粮足后,秦始皇便大举兴兵,一举吞并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一代伟业。后来,楚汉战争爆发,水利设施维修失时,到了汉武帝太始二年,郑国渠在经历了一百多年奔流不息后,原来建的大堰毁了,汉武帝得报,派了赵中大夫白公奉旨勘测重建,白公经一番努力完成勘测工作时,终于弄清了堰是毁于河床下降之故,在原址恢复十分困难,便将渠口向上游移了两千三百五十丈,另筑拦河石堰,宽长皆为百步,后称郑白渠。

“郑白渠经过千百年养护使用,到了清朝乾隆二年,渠又颓坏,如今只能灌礼泉、泾阳、三原三县六万多亩地了!水利失修,遇旱人就得饿肚皮,死人。少奶奶已见过了,要不你能拿出三百多万斤粮食赈济灾民?”

百里讲完自己要讲的故事,还没开口说进安吴堡的目的,周莹便说道:“你是借古人打我的脸呀!兴修水利,我自然支持,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若冷眼旁观,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乡里乡亲。老师你知道我对此可谓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拿上银子往水里撂,我能干吗?”

“这么说,你同意出资兴办水利?”百里一听高兴地说,“我先代表四乡父老姐妹向你作揖了。”说着,真的离座就向周莹抱拳躬身揖礼。

周莹急起身扶住百里道:“老师,你老要折我阳寿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千门之门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峨眉祖师穿越刘禅,难不成他真是天才?关于我在崩坏三的离谱生活剑·花·烟雨江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