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剑桥金庸武侠史视频 > 导论

导论(第2/4 页)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南派盗墓笔记世间白蛇仙听潮亭读书十八载,一步入天人依组麦儒的旅行记录锦衣卫:开局三天,签到百年内力原神:变成狐娘攻略提瓦特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综武:开局问剑雪月城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变强从喰种开始普通人也可以在综漫当一回主角三界纪长生异闻杀通缉犯得功力,我功力滔天!替身皇帝:朕要做千古一帝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夜深知雪重我刷美女短视频,古人全看傻了

一个有趣的悖论是,发展武学所需要的第二条件“文明的长寿命”和条件三“军事冲突的普遍和频繁”某种意义上是相互矛盾的。旷日持久的战争——特别是不同民族和文明之间的战争——往往会对文明本身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西方人熟知642年阿拉伯人焚毁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事件,并常常对后者进行尖刻的指责。但是同一时期的西欧文明毁灭的情形更加惨不忍睹,在5世纪蛮族入侵的浪潮过后,整个西欧已经没有人懂得希腊文,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正确使用拉丁文。只有通过阿拉伯译本的中介,西方人才在几个世纪后再次寻回了部分古典世界的知识成就。

类似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在中国文明中。在公元前3世纪末的中国内战中,项羽将军在推翻秦帝国后,焚烧了存放大量手抄书籍的阿房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文明断裂。甚至若干最为重要的经典也一度或永久失传; 554年,在中国南北分裂的时代,战败的南方皇帝萧绎(508‐554)在被俘前烧毁了他所收集的十四万册书籍,导致后一个王朝的国家藏书仅存三万册。

更具威胁性的是北方草原民族的侵略。譬如,在东晋到南北朝(316年—589年)时期,中国北方的文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人口最少时仅有数百万,许多北方地区的汉语都绝迹了。而就对武术传承的破坏性影响而言,长达半个世纪的宋元战争(1234年—1279年)是最为显著的。大批优秀的武术家——包括当时最负盛名的“北方游侠”郭靖——死于惨烈的战争,许多古老的流派被灭绝,珍贵的武学典籍亡佚,导致13世纪下半叶的武术世界出现了明显的断代。在元帝国建立后,蒙古政府进一步禁止汉人习练武术,尽管蒙古人的统治维持了不到一个世纪,但是悲剧性的后果已经造成:此后的武学水平,像其他许多文化领域一样,再也没有恢复到宋代时的高峰。

但是,如果比起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以及一千年后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人所攻陷后的遭遇,或者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和蒙古人对印度长达近九个世纪的统治而言,中国文明在蒙古帝国统治下所遭到的损失仍然是可以忍受的。以宗教的名义,中国的武学仍然继续传承着,并且进入了门派政治时期,最终,蒙古人的统治被武术家所领导的革命推翻。4总体而言,中国文明历史的战争之频繁不逊于其他任何文明,而其传承之悠久和连续却超过大多数现存文明。可以说这一特征就是武学得以在中国,而且仅仅是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性的条件。

<h3>中国武学的基本特质和类别</h3>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们需要花一些篇幅对中国武学的基本特质和分类进行概述。首先要说明的是,本书并非关于武术科学本身的研究,而是考察在其影响之下的中国社会和历史。但是西方读者应当对中国武学本身的特质有基础性的认识,否则在本书中所叙述的历史可能在很多方面都显得无法索解。

中国人对于武学有着非常具体精细的分类,我们不拟在此详细讨论。一般说来,武学就是用于身体格斗的知识和技巧。它本身可能建立在非常深邃玄妙的哲学和神学理论上,但是无论其意蕴涉及到人类生活的何种层面,用于格斗始终是其根本目的。太极拳这样的普及性拳术,被人仅仅视为锻炼身体的某种柔和的体操,但历史上有很多记载,证明这种拳术足以在几秒钟内折断敌人四肢的骨骼,或者让敌人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逐渐耗尽体力而倒毙。

但是,并非所有的武学都直接用于格斗。大体而言,武学可以分为“能力培养”和“格斗技巧”两类。二者的关系类似于军队的技术装备水平和采用的具体战术。缺少骑兵的军队,势必难以采取蒙古骑兵的骚扰作战,正如没有飞行器的军队无法进行空袭。同样,如果掌握了威力惊人的武器,之前的精巧战术也就成为多余:当代美军在轰炸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时候,自然无须汉尼拔的“坎尼(Cannae)”战术。5武术家的基本能力,主要是力量、速度和准确度三个方面。对各个方面,不仅可以在实战性的训练中得到增强,还有许多专门的培养方式。依照培养方式的不同,就产生了外家(the external school)和内家(the internal school)两个主要学派。

外家学派的基本思想相当简单,即各种能力可以通过相关的训练而得到培养:如果你想要自己有力量,就去练习举重,如果想要速度快,就去练习跑步,如果想要准确性高,可以练习掷飞镖或打靶。简而言之,我们每天在健身房和运动场所实践的就是外家学派的思想,无论在东方和西方都卓有成效。在中国有个著名的故事可以突显这一点:少林寺的青年僧侣们被要求每天从一棵大约三英尺高的小树苗上跳过去,最初这显得轻而易举,然而小树不断地长高,而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每天都跳得更高一些。到了两三年后,一个优秀的僧人就可以轻易地从七八英尺高的树上跃过,或许超过今天的世界纪录。

内家学派则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并不排斥外在的训练,但是更注重于静坐、默思和呼吸吐纳等似乎完全与格斗能力无关的行为和体验。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内向反思实现对身体和意志的精确控制。

为了正确理解这一点,读者可以尝试着自己盘膝静坐一个小时,让自己的心灵沉静下来,结果往往是很快就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忍受。我们会有一种想要摆脱静坐,让身体动起来的冲动,必须活动自己的肢体才会感觉舒适。这一点观察表明,在我们身上,身体服从心灵的命令的表现只是一种肤浅的假象,心灵不仅对于身体的控制能力极为薄弱,而且常常被后者的各种微妙需要所左右。内家学派的训练就是为了实现心灵对身体的绝对精确控制,或者,摆脱这种二元论的表述,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天与人的融合”:心灵和身体的完全融合和协调。

以拳击为例,一般人在打架的时候习惯性地挥动手臂,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杀伤力。一本初级的拳击教程都会首先告诉学生:应当利用腰和肩转动的力量而非手臂本身。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般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是如何缺乏了解和把握,人们的动作往往笨拙而无效率。外家学派对于个别身体功能的训练,当然有助于实现对身体的把握,但是对于内家学派来说,这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内家学派的基本理论,是一种斯宾诺莎主义(spinozism)的东方翻版:意识和身体是同一个“实体”在不同属性上的体现,对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或方面都有与之对应的意识。因此,可以通过对意识本身的体验和把握而深入到身体性存在的基本方面。

我们在此不拟涉及有关具体的经脉与穴位理论——其真伪和具体机制仍然有待现代医学去证实。在此只需要提及,在内家学派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内力(inner power)”的学说,该种学说认为,通过内向投射的方式,可以认识到并且积聚一种奇特的人体能量,这种能量被认为是一切力量增强,速度变快,耐力提高等表面效应背后的原因,如同汽车油箱里的汽油。

这种对人体自我控制能力提升的实体化解释事实上不无可疑。我们认为,所谓内力,事实上是人体内部自我协调的关系范畴。当然,一些史料指出内力有可能在不同主体间相互传递,如果这一现象存在,无疑佐证了内力的实体性质。但毋宁说,这种神秘的实体是人实现自我控制的一种介质,或许是一种生物激素。它或许能够作用于人体的运动终板,形成强有力的生物电信号,使得内力家能够远比常人更有效地支配自身的骨骼和肌肉。对这些方面的科学研究目前刚刚展开。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获得这方面更为丰富的知识。

现在让我们转向武学的技艺方面。关于这些技巧,在格斗武学中,常常依照使用武器与否和武器的种类进行分类。赤手空拳的搏斗术依照主要运用的身体部位,可以分为使用手和使用腿两大类。腿法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脚的踢或踹的动作来伤害敌人,双腿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所谓的连环腿,就是通过双脚的连续踢出而叠加其杀伤力;但使用手的武学却非常繁复:依其运用方式,可以分为拳法、掌法、爪法和指法。一般说来,掌法是用手掌的边缘去进行砍削。但具有内功的格斗家常常用掌心进行拍打,这种对普通人而言较为低效的格斗方式因为能够得到内力方面的支持而为一些武术家所青睐。同样,另一种特殊的武学是指法,即通过手指戳或捏的方式传递内力。这种武学如果没有内力的配合,就很难收到什么效果。在当代中国,一些优秀的武术家可以用一只或两只手指的支撑让身体倒立,而在历史上,某些指法甚至可以利用内力造成空气中的冲击波,在数英尺内进行超距攻击,堪比手中握有一把无形的长剑。

使用武器的格斗术,一般按武器的种类进行分类,总体上可以分为手执武器和投射武器两类。前者是指通过手的执握可以进行长时间使用的武器,譬如刀和剑,后者是指一次性的投掷或发射出去的武器,譬如飞镖或其他暗器。大型的或机械性的远射武器,譬如石炮和连弩一般不在武学的研究之类。事实上使用这些武器也不需要对身体动作有特殊要求。按照使用武器的不同,存在着刀法、剑法以及使用各种投射武器的特殊技巧等。一般说来,有多少种武器,就有多少种与之配合的格斗技术。其中刀法和剑法是最为重要的。刀法较为易学而实用,具有可观的杀伤力;剑法则较难掌握,但可塑性和运用的空间更大,能够和武术家的内在精神契合得更圆满,被普遍认为是最高等的武术。

这些格斗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被严格区分成各种招式(manoeuvers)。所谓的“招式”既不仅仅是一个姿势,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固定的一连串的动作,对其中每一个动作的标准都有细致而严格的要求,类似于现代体操中的动作环节。这一点曾经令西方人感到迷惑不解:在变化无穷的实战中完全搬用这些固定的动作似乎是愚蠢的做法。更好的方式似乎仅仅确定一些实用的基本原则,而将具体的攻击动作留给学习者进行自由发挥。从西方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人的武学理论是他们文化传统的翻版:生搬硬套,墨守陈规,拘泥传统,而压制一切个人自由和创造的可能性。

但是这些看似合理的指责很难得到实证方面的辩护。悖论的是,正是这种以固定招式(也被称为“套路(fixed ways)”)为主体的武术体系造就了中国人杰出的武学成就。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中国武术体系中几乎为每一种对敌的状况(包括敌人的远近,使用武器的种类,摆出的姿势等)都准备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招式。这些招式往往是在长期的实战中所凝固而成的最佳策略,或者是过去的著名武术家精心设计,并在格斗实践中得到验证的产物。很显然,在没有时间仔细思考的对敌情境下,记忆力比临时发挥的思考能力更重要。运用一个现成的招式,不需要任何思考就可以发挥极大的威力,这显然比临时决定的攻击方式更为高效。唯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在之前的许多年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记忆和练习,直到学习者达到可以近乎本能地使出的程度。就此而言,中国人的武学思想表现了突出的实践智慧。实际上,西方世界在一些军事操练上也采用了类似的原则,譬如马其顿方阵和罗马的龟甲阵,每一个步伐和动作都是固定的。但是从未在个人层面上像中国人那样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但是,这种由各种招式所组成的格斗方式也并非无懈可击。最明显的问题是,对于任何固定化的招式都可以仔细研究其具体的攻防原理,从而发展出破解的方法。当然,破解招式的也仍然是招式。这一点显著地推动了中国武学的发展:一方面,原有的招式不断被破解;另一方面,为了防止被破解,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招式“补丁”和新版招式。这种发展并非完全是良性的,有时候变成了经院哲学之间的辩论:破解招式的招式与破解破解招式的招式的招式之间打得火热,但是对于不理会这些招式的一般人,却反而丧失了效力。在13到14世纪之间,一些杰出的武学家提出了“没有招式就胜过一切招式”的思想,从根本上杜绝了被破解的可能性。根据这一思想所进行的武学实践,在武术大师之间的较量上卓有成效。这部分是因为大师们对武术招式的精通已经使他们不必拘泥于任何具体的招式,但这一点难以用于武术界的中下层,也并未动摇以招式为主体的中国武学的基本结构。

有少量罕见的格斗方式是不需要或很少需要使用招式的,譬如次声波攻击(常被称为“狮子的怒吼”)和心理催眠(有时被称为“移走灵魂的法术”),但通常都需要建立在充实内力的基础上。还有一些野史所记载的格斗方式显然是过分神话了的,如利用意念操纵飞行的剑进行自动攻击,在此可以忽略。另外,利用各种毒素进行攻击是武术世界中经常发生的情况。也有一些流派擅长此道,譬如四川的唐氏家族和云南的一些秘密宗教。毒药的炼制和使用并不属于武术科学的范畴,而属于医学或生物学,但是其恐怖的杀伤力与武术相似,这也足以令毒药专家们弥补他们在武术造诣上的不足,和一流的武术家们相提并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千门之门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峨眉祖师穿越刘禅,难不成他真是天才?关于我在崩坏三的离谱生活剑·花·烟雨江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