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术事(第2/8 页)
世俗(一)以为自古而传之者(二)为重,以今之作者为轻(三),淡(四)于所见,甘于所闻,惑于外貌,失(五)于中情。圣人不贵寡(六),而世人贱众,五谷养性(七),而弃之于地,珠玉无用,而宝之于身。圣人不用珠玉而宝其身(八),故舜弃(九)黄金于崭岩(一0)之山,捐珠玉于五湖之渊(一一),将以杜(一二)淫邪之欲,绝琦玮之情(一三)。
(一)陆氏以异己之学,目为世俗之说,辞而辟之,此亦承袭荀卿而来者。荀子以"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于是作非十二子以非之;又以说之未尽也,于是列举世俗之为说者,论其乖谬,作正论以正之。于此,又有以知陆氏之学之出于荀矣。
(二)汇函、品节脱"者"字。
(三)汇函引穆少春曰:"言观远者不若求之近,慕古者不若反之身,荀卿'法后王'是也。"案:品节亦载此眉批,不言出穆少春。唐晏曰:"此论与荀卿'法后王'之说合,见陆生学出于荀也。"
(四)"淡",唐本作"澹",古通,后不复出也。
(五)"失",两京本、天一阁本作"朱",未可从。
(六)"圣人不贵寡",原作"圣人贵宽",俞樾曰:"谨按'宽'字无义,疑'实'字之误,隶书'实'字或作'',见孙叔敖碑,形与'宽'似,因误为'宽'矣。下文'舜弃黄金于崭岩之山,禹捐珠玉于五湖之渊',皆圣人贵实之事。"孙诒让曰:"案'贵宽'无义,疑当作'圣人不贵寡','寡'与'宽'形近而误,(干禄字书:"'宽'俗作''。""寡"通作"",二形相似。)上又挩'不'字。'贵寡'与'贱众',文正相对。后慎微篇:'分财取寡','寡'亦讹作'宽'、(见俞氏读书余录)可证,俞校谓'宽'疑'实'字之误,未塙。"案孙说是,今据校改。
(七)养性,器案:"性"读为"生"。周礼地官大司徒职:"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读"生"为"性",是二字古通读之证。
(八)圣人不用珠玉而宝其身,此一句十二字原无,考后汉书班固传注引曰:"圣人不用珠玉而宝其身,故舜弃黄金于崭岩之山,捐珠玉于五湖之川,以杜淫邪之欲也。"(此事宋翔凤所举)太平御览八0二又八0三引云:"圣人不用珠玉而宝其身。"今据订补。
(九)"弃",宋翔凤云:"御览八十一引作'藏'。"器案:后汉书班固传注、太平御览八一一引亦作"藏"。"弃"当作"","弃"古文作"",与""形近而误。集韵:",藏也,或作'去'。"寻左传昭公十九年:"纺焉以度而去之。"注:"以度城而藏之。"释文:"去,起吕反。裴松之注魏志云:'古人谓藏为去。'案今关中犹有此音。"正义:"此妇人以麻纑度城高下,令长与城等而去藏之。去即藏也。字书以'去'作'',羌莒反,谓掌物也。今关西仍呼为,东人轻言为去,音吕。"汉书苏武传:"去屮实而食之。"师古曰:"去谓藏之也,音丘吕反。"又陈遵传:"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师古曰:"去亦藏也。音丘吕反,又音举。"此皆以"去"为""之证,作"藏"者,以同义字易之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