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王守仁给诸弟书(第4/5 页)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译文]人们说居家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善于忍让。但只知道忍让而不知道如何忍让,其失误还要多。一般来说,忍让有藏蓄的意思,别人侵犯我,我藏而不露,含蓄地对待,这样坚持一二次。但积少成多,就不可能再含蓄对待了,原有的性情就会爆发,像洪流溃决一样凶猛,不可阻挡。与其这样忍让,还不如当初随事而和解。或者说这是他没有好好想一想造成的,或者说这是他无知造成的,或者说这是他失误造成的,或者说这是他目光短浅造成的,或者说这样做无关紧要,不要记在心上。这样一来,每天虽有别人十几次侵犯我,也不至于动怒,这样才显示出忍让的好效果。这样做就是善于忍让的人。
●干戈恣烂熳,无人救时屯。中原竟失鹿,沧海变飞尘。我自揣何能,能存乱后身。遗芳袭远祖,阴理出先人。俯仰意油然,此乐难拟伦。家无担石储,心有天地春。况对汝二子,岂复知吾贫。大儿愿如古人淳,小儿愿如古人真。生平乃亲多辛苦,愿汝苦辛过乃亲。身居就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但期磊落忠信存,莫图苟且功名新。
--元许衡:《训子诗》[译文]战争连绵不断,没有人出来挽救时局。中原大地沦陷,沧海尘土飞扬。我没有什么能耐,能在战乱后存身也是幸运。我的为人都是先祖遗风影响所致。家里虽然连一石粮食都没储存,心里却像天地一样宽广,像春天一样温暖。两个儿子你们知道我家贫困吗?希望大儿像古人一样淳朴,希望小儿子像古人一样真诚。你的父亲平生历经辛苦,希望你们吃更多的苦。从事农耕要听君主的话,报效国家。在朝廷当官要想到救济民众。总之,希望你们保持磊落忠信的家风,不要贪图功名利益。
●吾先代来称素封者八世,至征君家声益大。吾兄弟以文学为当路所礼,又肯出气力为人,故门第虽小,在僻邑中尝若气焰,族里姻友于汝兄弟辈多礼貌,优容其失,汝勿以此为得意。夫吾何德何能于姻族,而姻族乃折节包荒若此?吾惧平有失而背督之者相信蓰也。吾幼补诸生,长而有闻,今碌碌如此。汝辈不逮吾,不知几寻丈,敢长傲乎?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吾手所提抱人,今为祖父者,不知凡几。汝童而长,壮而老,直旦暮间事。吾家五世无六十上人,他日思吾言始知之。
--清魏禧:《魏叔子集·与子世侃书》[译文]我家八代与有官爵封邑之家一样昌盛,到我们兄弟这一代名声更大。我们兄弟因为文章有名为朝庭所重,又肯出力气帮助别人,所以门第虽小,但在偏僻小县很有声势。亲戚朋友对你们兄弟很有礼貌,你可不能因此就得意忘形。我有何德何能于亲戚朋友,使亲戚朋友对你们如此尊敬、宽容?怕的是有过失背后责备的人会多几倍。我小时候中秀才,长大后又有文名,现在还是碌碌无成,你们比我又差了一大截,怎么还敢滋长傲气呢?孔子说:"后生可畏,怎么能够断定后一辈人不及今天这一代人呢?一个人到四、五十岁还没有一点声名,也就不值得敬畏了。"我抱过的人,现在做祖父的,不知多少。你由儿童到长大,由壮年成为老年,只是早晚间的事。我家五代未到六十就去世,将来你回想我的话,就会懂得这些道理。
●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此生平得力之处。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
--清张英:《聪训斋语》[译文]经常想到天下的事情能够多忍受得小气,就不至于受大气,吃得了小亏,就不至于吃大亏,这是我一生体会最深的地方。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孔子说:"依利而行,乃取怨之道。"便宜,天下的人都想争抢,我一个人占有,那么怨恨就集中于我一个人;我失掉了便宜,那么众怨就消失了。所以一辈子不占便宜,那就是一辈子得到便宜。
●京中浮华,须立定主意,不为所染。盖天下惟诚朴为可久耳!吾家世守寒素,岂可忘本?读书见客,事事检点,即学问也。。。。。。。骄傲奢侈,一点不能沾染。即会客说话,固须周旋,然不可套语太多,多则涉于油滑而不真矣。
--清陈宏谋:《培远堂全集·与四侄钟杰书》[译文]京城之中浮靡奢华,你一定要心志坚定,不要沾染上这些坏习气。只有诚恳俭朴才能长久。我们家世代以清贫为本,怎么可以忘了家规?读书接待客人,亭亭都要检点,这就是学问。。。。。。。骄傲自大,奢侈豪华,是一点都不能沾染的。虽然会客说话,固然须要懂得如何应付,但不可套话太多,太多了就流于油滑,缺乏真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