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日出印象(第1/4 页)
维塔丽的回信很客观,他是成年人了,想追求什么样的职业发展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只要将来回忆人生的时候不会后悔就行。她是想尽量创造条件让他走上绘画之路,但要是他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谁也不可能按头逼他。
之后文森特有一个多月没给她写信,到5月底才又给她写信,说他现在正在学的拉丁语和古希腊语都让他心浮气躁,学不下去;他苦恼的认为,少年时代那种学什么语言都很快的聪明劲儿从他身上消失了,他在阿姆斯特丹过得非常无聊、苦闷,干什么都提不起来兴趣;但他还是会经常去博物馆和美术馆,他喜欢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朗,经常去看伦勃朗的画,但没有临摹。
这时候维塔丽仿佛变成了知心姐姐,他几乎什么都跟她说,语气倒是挺平静。他的阅读量也很大,看了许多书,如果不上语言课,就会闷在家里看书。
他现在是一个健康的年轻男人,在家乡小镇养成的运动习惯是长时间的步行,他经常能从家里走到小镇上,或者走到其他村子里,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他向她描述阿姆斯特丹郊外的景色,春季田野里的各种色彩;描述伦勃朗的画,和其他荷兰画家的画,他有一双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哪怕对方只是个三流风景画家,他有时候也能从对方的画作里发掘出优点,比如哪一部分的颜色搭配很好,诸如此类。
他无疑对“色彩”这种画家基本功十分敏锐,他喜欢在画布上涂抹大面积的纯色,实际上也是强烈性格的一个体现,但这个时代还没有人从这些方面去分析画家。维塔丽自己在尝试用“性格影响用色”分析这个时代的画家,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艺术家们虽然都是牛气哄哄的,但也肯定有个性偏强烈或偏温和的区别,反映在绘画作品中,就是“个人特色”;放在作家身上也一样,就像她和阿瑟的文风截然不同一样。
所以她一直认为文森特对沉闷的牧师工作想得过于美好,他现在还没有进神学院就已经觉得无聊了,真要进了神学院,估计待不上一个月就得跑路。
她忽然发现,作为长子,文森特实际很任性呢。
*
她将文森特的画作整理了一下,素描收在一处,油画收在一处,色粉画收在一处,未完成的稿件另收一处。庄园里的空房间很多,专门收拾了一个大房间收他的画作,自己的画作当然也值得一个专门的房间收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