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太后垂帘,光绪紧张(第1/14 页)
光绪是一个胆小的孩子,最怕打雷,读书的时候,如果碰到打雷,光绪都会吓得跳进老师的怀里。翁同龢就抱着他,安抚说:“别怕别怕,很快就过去的。”
<h2>又一个傀儡皇帝</h2>
同治去世后,继承人问题摆在大家面前。选择谁当皇帝好呢?
这时候,太后大权独揽,一般人是没有发言权的。太后必定是选择一个跟自己关系近的人当皇帝,而且还必须是个年幼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将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说实话,这时候皇室中最有实力的就是恭亲王奕了,而且奕能力突出,在大臣中有很高的威望,具备当皇帝的基础。但慈禧肯定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奕如果当皇帝,她这个太后就不用混了,迟早得回后宫天天看戏。而且奕如果当皇帝,会削弱咸丰和同治的地位,他本来就是咸丰的竞争对手。奕当皇帝对国家有好处,但是对太后很不利,考虑到太后已经将朝政基本控制在手中,奕没有当皇帝的可能。
最好的情况是在同治的下一辈中选择一个溥字辈的当皇帝,这样同治就有父皇之尊,然而慈禧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为什么?因为慈禧已经是太后了,如果再选溥字辈的,她就变成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地位固然尊崇,却不便实行垂帘听政。为了继续垂帘,慈禧决定还是在同治的兄弟中选择一个。
慈禧心里其实早有了合适的人选,但她并没有直接提出来,而是装模作样地召集大家在养心殿东暖阁讨论。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意见不统一。慈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时,慈禧对李鸿藻使眼色,李鸿藻立即站出来说:“醇亲王奕<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191343461.jpg" />之子载湉适合继承大统,等载湉有了子嗣,立即过继给大行皇帝。”
慈禧点头:“李大人的意见很好,载湉的血缘与大行皇帝比较近,又是大行皇帝的弟弟,适合入承大统。”
慈禧还提出,将载湉过继给咸丰,这样一来,她还是母亲,还是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