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与世沉浮的皇帝(第1/19 页)
两年后,婉容的青春美貌逐渐失去。1937年3月7日,溥仪三妹给溥仪写信,说婉容前后变化太大了,现在变得非常可怕。婉容经常用长发遮面,不敢给人看。到了伪满政权后期,婉容已经变得人不人鬼不鬼,境况非常凄惨。
<h2>张勋复辟</h2>
作为末代皇帝,溥仪在很多事情上都是矛盾的,首先他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心里理应存着故国,但是他的思想又非常西化,生活方式也模仿西方,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比较深。
从小到大,身边的人就告诉溥仪,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应该继承祖制,光复大清。甚至连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也错误地认为专制制度适合中国,中国人民跟其他国家的人民不一样,就喜欢皇帝,只有金銮殿上坐着一个皇帝,他们才有安全感。
加上民国搞得一团糟,专制思想在中国有非常坚实的基础。
溥仪从小就长在深宫里,接受的都是这样的教育,他的思想不可能不受到侵蚀。庄士敦回忆说,皇帝直到十三岁还没有出过紫禁城。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溥仪才带着两个妻子经过重重阻力,艰难地迈出了紫禁城,一睹外面的世界。
溥仪成了封建时代的一个象征,很多有光复想法的人都想将来有一天打着溥仪的旗帜,恢复君主专制。袁世凯在称帝前就做足了功夫,对溥仪毕恭毕敬,袁世凯的姿态其实就是表明皇帝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袁世凯自己称帝后,全国反对,抑郁而死。袁世凯死后,徐世昌和张勋密谋复辟,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扶植溥仪这个傀儡,然后自己掌握军国大权。
宗社党在这方面的需求就更加强烈了,恭亲王溥伟在青岛宣传复辟思想,溥伟还准备典卖家产当做复辟的经费。皇宫里的人也在不断地跟各地军阀联系,希望他们支持复辟。一时之间,复辟思想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载沣跟张作霖联系颇多,一时之间社会上流传张作霖准备复辟,支持小朝廷。连康有为也主张复辟,他不断地说服军阀吴佩孚加入复辟阵营。
在这种形势下,溥仪不可能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