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东京汴梁(第1/4 页)
第一百零九章东京汴梁
三人一直向东,走了二十多天,经河南府西京(今洛阳),到达了北宋的京城,汴梁。
找了客栈安顿下来,赵朗又进入了北宋旅游模式。北宋时的汴京是中国历史上繁荣程度最高的都城之一。这座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都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据历史学家考证,这个时期的汴京,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是世界第一城市。有好事者曾统计,宋时的GDP占全世界的70%(也不知是怎样统计出来的),开封汴京又是第一经济城市,可见其经济之繁荣。
人口方面,据《宋史》记载:“崇宁年间,开封有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户,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口”,这只是有记录的常住人口,还有一些无户籍的、商旅、外族人以及二十万拱卫京城的禁军,宋徽宗年间,汴京人口超七十万,也有人说起码超过一百万人。这个数字在公元1110年的时代,妥妥的全世界第一。
赵朗依着脑中资料的指引,与史进、裴宣两人来到了城南。出了城门,走了两里,眼前一条河流从北向南流去,这便是汴河。此时的汴河连接京杭大运河,南北水陆交通便利,南方的粮食与商品沿着京杭大运河进入汴水,流向开封府,这便是漕运。
赵朗来到汴河,向南走了500米,就看到了他今天来的目的地,城南虹桥。
虹桥,《清明上河图》中绝对的主角。赵朗此刻就站在了虹桥之上。虹桥横跨汴河两岸,桥的西北一路直通东京城南大门的宣德门,桥东北通向开封府的顺天门。从汴京过了虹桥,西面是陈留郡,东面为雍丘县(今杞县)。
就如《清明上河图》中所绘画,汴河水流很急。虹桥飞架南北,整座大桥竟然是全部用木材修建而成,整根整根的大木材并列铆接榫合,桥面用成排的木料链接杵紧。
赵朗抚摸着这一时代的技术结晶,感受着这中华的先进文化,再看着桥面上一辆辆装满货物的马车,心里又是惊叹又是自豪。以他物理学霸的眼光,这虹桥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条件下,单纯用木材,对力道的运用达到了极致,可以推测出宋代之人对工程力学已研究颇深。
赵朗走下虹桥,带着裴宣两人进入了街市,以城楼为中心,两边屋宇成排,商铺林立,有茶坊、酒肆、脚店、肉店、布店、医馆、算命档、小吃档……各行各业,应有尽有,男女老少、书生豪客、僧人道士、三教九流,摩肩接踵,川流不息。还有轿子、马车、牛车、人力车,赵朗还看到了几队骆驼。好一幅现实中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