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将军不用自暴自弃,这只是暂时的而已。”白觉笑着说:“终有一日,六国会知道,所谓的神灵……反而是招来毁灭的灾厄,等他们毁灭了,便轮到白起将军率领大军扫清六合了。”
白起听着这句话,他自然是不信的,但冥冥中又觉得自己该信。
一顿午饭后,白觉与白起道别。
他们并没有讨论太深刻的东西,至少暂时不需要讨论那些。
稷下学宫已经不远。
……
秦国的稷下学宫与齐国那被大火烧毁的稷下几乎是同一个模子建出来的。
古色古香的回廊,声声入耳的读书声。
一个高等的教育机构在战国时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在这里碰撞,这里也成了被时代抛弃的读书人们的最后乐园净土,他们都希望能够主张自己的学术思想,但仅仅只是秦国根本没有让他们得以实现的可能。
一名少女在回廊上踱步而行。
她形单影只,耳畔传来莘莘学子的读书声,那是道家的学说和教导。
这些声音遮掩不住她眼中的迷茫。
荀卿很迷茫,也很迷惘。
她旁听了稷下学宫里的各个先生们的课程,自从开始读书认字为止,她从未有过一日荒废,然而她真的不明白,黄老之学在这乱世有什么意义么?
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能带来什么?
儒家提出的仁政礼乐,能阻止战乱么?
墨家所说的兼爱非攻,除了死去了上百墨者之外,也没换来什么,依旧城破人亡。
“治国安民……靠的可不是仁政。”
荀卿叹了口气,她是稷下学宫的学子,既收到了黄老之学的熏陶,也被儒家思想的礼乐影响,却还是不可避免的诞生出了这种想法。
她知道自己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读书人读书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结束乱世。
诸侯争霸,天下战乱,民不聊生,礼乐崩坏,说到底……还是野心家们在博弈。
越是读书,越是了解自身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