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炼丹师烹饪灵膳之时,他将灵麦团搓成细长的条状,随后在制作灵饼之际,刀法如诗,轻重有序,按照这般秘法切割。他们希冀将孔明智斩蛮夷之首的故事,传扬至男方蛮荒之地。
最终,一种特殊的灵饼应运而生,或是方形,或是长条,其上必留一道深深刀痕。待蒸煮完成后,中心自然裂开,形成一道大口,犹如历史的印记。
【灵力】+1+1+1+1
....
——【天哪,我家的灵饼竟源于此?我一直纳闷为何我们这的灵饼形状独特,别人家都是小巧的圆饼,我们这却是长形,还带一刀,原来是在缅怀孔明啊!果然学无止境,回去得炫一波了!】
——【欣喜若狂,感觉自己灵智大开,最近不断学到新知识,每次挖掘出古物都能听到一段故事,真是奇妙无比。连我家灵犬都跑来观瞧直播,我看它眼神,恐怕已是通灵之境!】
——【方阳许久未曾挖掘奇珍异宝,还真有点不习惯。不过每次文物挖掘都能增长见识,实乃幸事。想到这里,我对他的敬佩如滔滔江水,每个古物背后的故事,他莫非自胎中便已习得?】
——【哎呀,今日现场太过遥远,我从郡城出发,导航显示要两时辰,实在佩服,为何偏挑了这么个偏僻之地。不过看现场人不多,今日或许能抢个前排位置。】
....
众多网友对方阳讲述的灵饼深感熟悉。
尤其是那些仰慕孔明的网友,未曾料到日常食用的灵饼背后,竟隐藏如此典故。
现场之中,方阳见众人意犹未尽,便继续讲述。
“这道刀痕,便是为了铭记孔明不杀生的仁德一刀,后来军中将士皆知此事,渐渐地,这个故事流传至南方的少数部族。”
“随后通过七擒孟获,南蛮诸族皆归顺于孔明。可说这次南征,孔明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三国争锋时期,军队补给是每个国度所需,孔明南征后,他做出了两个大胆的决策,也正是这两个决定,让当时的蜀国积累了丰富的物资,为北伐奠定了基础!”
“第一,不在南蛮驻扎大军。第二,不在此处囤积粮草。这些政策使南方各部族对蜀汉归属感强烈,每年献上大量贡品。”
“正因如此,南方六百年间和平无事,不得不提,孔明的仁德英勇和他的灵饼故事,令南蛮后世由衷地敬畏。”
“所以,你们品尝灵饼时,望向它,不妨设想一下孔明的智谋!”
故事结束,众人皆沉浸其中。
仿佛能看到灵饼腾起的蒸汽,香气四溢。
一鼓之下,一段故事,使人们更加联想到灵饼。
这就是古物的魅力。
这鼓虽是普通行军之鼓,古时司空见惯。
但在方阳的解说下,仿佛鼓自己在向众人诉说它的故事。
摄影师侧头道:“决定了,中午我要以灵饼作餐,不知为何,听完这故事,特别想尝尝,感觉它美味极了!”
方阳忍俊不禁:“好,那你吃灵饼,我尝鸡腿!”
陈风啧啧称奇:“别提了,我也想吃灵饼,对它的理解更深了,特别想品鉴一番。”
场外的粉丝感同身受,纷纷嬉笑着中午要去品尝灵饼。
而此时,工友们满脸疑惑:“想吃灵饼?这群人脑子有问题吧,我都快吃腻了!”
正当大家考虑午餐吃什么之际。
远处,大批粉丝涌入现场。
一眼望去,数十辆马车同时抵达。
幸好此处人烟稀少,停车位置绰绰有余。
否则,瞬间便会堵住道路。
即便如此,当工头见到上百人朝这边奔来,立刻惊恐地喊道:“我的天!这是干啥!是不是黑社会打起来了?”
陈风在一旁笑道:“别紧张,之前我说他是历史学府的讲师,还记得吗?他们是来听讲座的!”
“听讲座?不在学堂听,跑工地上来听。你当我三岁小孩呢!”
然而,当粉丝大军抵达现场,他们激动地朝方阳高呼。
目睹此景,工头这才明白为何要设立警戒线。
原来,他们早料到会有如此场面。
但他始终不解,为何!
不过是个年轻人开着挖土机而已。
就算历史讲得再精彩,也不至于引来如此多人围观吧。
这时,一旁的工友恍然大悟:“头儿!我知道了,他就是方阳!”
“方阳?什么意思!”
“你整天在工地上不看消息,难怪不知道,最近我们西海市的方阳可火了,我也是听人说的,刚才他们都在喊方阳,估计就是那个开挖土机的小伙子!”
“看不懂,他名气这么大,还来开挖土机,脑袋坏掉了吧!”
忽然,工友一拍大腿。
惊恐地喊道:“不好了!”
工头疑惑地看着他:“怎么了,大惊小怪的!”
“工头,我刚才忘了告诉你,听说凡是有方阳施工的地方,工地就得停工!”
“我的妈呀!真的假的,为啥?”
“你忘了,他刚才挖出了两个奇特的东西?上次听说他挖出了五百斤的大炸弹,当场就炸了!”
“天哪……你说的我都有点害怕,炸了他还活着?”
“听说他有九命!”
工头:“……”
“瞎吹,能不能吹得真一点,我不信!”
“邪门的事多了去了,不信邪的工地都停工了,你还是让他快走吧!”
工头犹豫片刻:“算了,你看这么多人,我们说话有用吗?再说,那些都是谣言,什么九命,胡扯,他只是个开挖土机的,能怎样,淡定些!”
现场的观众越聚越多。
文物局移走诸葛鼓后,方阳再次登上驾驶室,开始工作。
喜欢重生挖掘机大神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重生挖掘机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