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峻一再次躬身:“宁姑娘,只要您答应做老朽的义女,老朽发誓,元家从此对姑娘马首是瞻。”
“这……”
溶月有些犹豫,但元峻一不许她犹豫,他连忙扑到地上:“求姑娘慈悲,救救元家上下几百口。”
元峻一的哭求,不知为何叫她想起了江家旧事。
江相宜也是太尉,却为了顾权,丝毫不在意一子一女的死活,元峻一却愿意为了女儿,跪求她。
溶月弯下腰,一边扶起元峻一,一边应承:
“元太尉,我是个声名狼藉的女子,若是入了元家门,只怕会累及元家的名声。”
“宁姑娘多虑了,名声就是人们一张嘴的事,今日他们能说姑娘放浪,来日也能说姑娘有情义。”
话说到这个份上,溶月没必要矫情。
更何况这等良机是秦长风费尽心思为她谋来,她不能辜负。
“既然元太尉想好了,我答应便是。”
“多谢宁姑娘。”
元家是三公之臣,长子在阳戟统领三军,次子是大理寺卿,元家若成她母家,来日朝臣要参她,也得掂量掂量。
“是我该谢元太尉才是。”
“呵呵……”元峻一抚须大笑,“姑娘既答应了老朽,我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怎能说两家话?”
“好,不说。”
溶月笑着回了一句,回完,她面色一沉,郑重问:“太子殿下如今人在何处?可要我趁夜去见他?”
“自然要的。”
“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出发。
林缨,你和舅母说一声,就说我有事出去一趟,让她不必着急。”
“是。”
林缨奔出花厅时,溶月带着止水,跟着元峻一出了宁家。
大门外停着一辆马车,牵马的人是韩晋飞。
“卑职给宁姑娘请安。”
“小韩将军怎么来了?”
“东梁、北魏、南唐的使臣还在城里,殿下担心有人生贼心,闹出乱子,下令让武侯加强戒备。
这会儿夜深人静,未免有人不长眼,拦了不该拦的车,殿下特意差卑职做马前卒。”
“幸苦小韩将军。”
“为宁姑娘办事,不是辛苦,是福气。”
说着,韩晋飞搬下一张马凳:“宁姑娘,上车吧。”
“恩。”
待他们坐定,马车便顺着听风街,一路向东,眼看马车过了两道城门,溶月忍不住惊讶:
“元姑娘没走开阳门吗?”
“梦熙走得是开阳门,但她被太子殿下的人押走了。”
没一会儿,马车停在太尉府门前,溶月正准备下车,元峻一却道:“不急,让车再往里面走走。”
这一走,直接进了后宅的一个小院。
院里不见灯,只一间房里透出一点微薄的光。
马车将一停下,七宝提着灯笼,走到车外:“宁姑娘,您可算是来了,殿下差点要去宁家寻您。”
“殿下在房里?”
“在。”
溶月走下马车,往房里去,七宝提着灯,要为她引路,元峻一急急拦住他:“七公公,梦熙呢?”
“太尉大人不必担心,元姑娘好着呢。”
“七公公,本官已经照殿下的要求,接来了宁姑娘,还请公公问一问殿下,何时能放梦熙归家?”
“太尉大人,殿下说了,宁姑娘坐上八台大轿,嫁进西宫之时,便是元姑娘安然回来元家之际。”
太子的手腕,至此元峻一算是彻底领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