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的喉鸣音再次响起。
窒息感袭上心头,孩子惶恐的伸手乱抓,宛如溺水一般。
无论他如何用力呼吸,双肺像是被灌满了铅水,灼热的感觉,正燃烧着肺内仅存的空气。
“东东,你怎么了?”
爷爷看到孙子正在忍受着极其的痛苦,整个人都慌了神。
他无助且绝望。
眼神显得惊恐万分。
枯槁的手紧紧抓住孙子的手,眼睛却看向了一旁的肖晨光。
“肖主任,求求你,救救我家东东!”
老人来到省城,举目无亲。
对于面前的杨主委、菅医生也不了解。
只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同从营城赶来的肖晨光身上。
“大爷别急,孩子太紧张了,从而诱发呼吸窘迫。”
“我去找个袋子,马上就好。”
肖晨光立马开始行动。
患儿目前的症状,并不是因为肺纤维导致的。
刚才老人抢救的那一幕,一般普通人心里都接受不了。
更不用说一个半大的孩子。
加上患者本身毒性反应,再经过长途跋涉的转运以及现在这种嘈杂的环境。
身心俱疲,自然会引起急性紧张焦虑症。
“小肖,我去给你找!”
一旁的杨德怀,对自家急诊的环境比肖晨光熟悉。
他立马折返到护士站,从一个抽屉里拿出黑色垃圾袋,递给了肖晨光。
“你怀疑他呼吸性碱中毒?”
杨德怀一语中的,明白了接下来肖晨光要做的事情。
“没错,这种呼吸导致的中毒,只要通过塑料垫,将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吸收,很快就能缓解症状。”
肖晨光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塑料袋小心翼翼的放在孩子的嘴边。
起初,患儿因为紧张,不予配合。
但在肖晨光耐心的安慰,以及他爷爷的帮助下,终于开始接受治疗。
呼出的气流,快速将塑料袋膨胀,又紧随着吸气声,将袋子变瘪。
循环往复。
大量的二氧化碳,重新顺着患儿的口鼻腔,回流到肺内。
原本紧张喘憋的情况,在逐渐好转。
看到这一幕,守在床旁的爷爷,眼眶里已经开始忍不住开始流泪。
俗话说,关关难过关关过。
可是现在还没开始正式治疗,已经接二连三的出现症状。
看着如此遭罪的大孙子,他的心里也像针扎一般难受。
“小肖,等不了了,我现在给他置管,你过来帮我。”
杨德怀看着那边还在进行的抢救,菅医生都已经上手,开始给患者做心脏按压。
见他分身乏术,这边情况也很紧急,杨德怀当机立断,决定自己置管。
“杨主委,这种做血滤的管腔更粗,不是平常手术室那种14号的细管。”
肖晨光突然出言。
深静脉穿刺技术,一般都是手术室的麻醉医生来操作。
但他心中清楚,杨德怀身为省城普外科的老主任,像这种穿刺技术,肯定驾轻就熟。
只是。
血滤管路不同于普通的深静脉穿刺,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不是熟悉它的人,单凭借之前的穿刺技术来操作,恐怕会出问题。
“我知道。”
面对肖晨光的提醒,杨德怀很清楚现在面临的困境。
这种血滤管路的穿刺,菅医生可是去帝都进修过好一阵子,才掌握的技术。
自己虽然对深静脉穿刺技术颇为自信,但对于面前粗如小指的管路,却是第一次操作。
“要不,我来吧。”
就在杨德怀区分利弊,准备上手操作时,肖晨光的声音,突然传到耳边。
“你来?”
杨德怀愣了一下。
他看向肖晨光,不禁再次问道:“你会血滤管子的放置?”
要知道,这种技术,在省城也是一种新技能。
毕竟床旁cRRt血液净化技术,是最近才刚发展的。
就算是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数一数二的齐鲁医院。
也就寥寥几人会用。
其中一个,就包括在急诊开展中毒诊疗的菅医生。
然而面对杨德怀的询问,肖晨光很肯定的点点头。
“在营城做过一例这样的患者。”
“胜利医院?”
听到这样的解释,杨德怀心里一愣。
前两天他刚从那回来,对肖晨光所在的胜利医院印象深刻。
只是。
在李院长的介绍下,他怎么没听说胜利医院能做床旁cRRt技术。
要知道以李院长的性格特点,像这种值得吹捧的技术,早就向杨德怀展示了。
“不是在胜利医院,而是转诊去了中心医院。这次因为那边血滤在用,没办法,才来的省城。”
肖晨光如实说道。
他知道杨德怀的顾虑。
但现在患者急需置管,肖晨光也顾不了这些。
菅医生在抢救病人,杨德怀又没接触过这种管路。
即便现在身处省城的齐鲁医院,由肖晨光来操作,也是最合适的选择。
“行,我知道了。”
杨德怀在权衡利弊后,简单跟身旁的家属说明情况。
大爷在听到肖晨光来置管,当即答应了。
在他看来,目前为止,最值得信赖的,还是一路陪他们过来的肖晨光。
“杨主委,你跟家属看好孩子,别让他动,我很快就能完成操作。”
“好!”
在听到肖晨光说很快能完成操作,杨德怀迟疑了一下,但很快反应过来。
虽然他不知道肖晨光为什么连血滤管路都会操作。
但以他目前自信满满的模样,让杨德怀想起来之前在手术台上的一幕。
同样的话,同样的操作,分分钟将患儿肝内囊肿摘除,那神乎其神的操作,至今让杨德怀印象深刻。
将患者摆放好体位,肖晨光开始进行操作。
由于患儿年龄的特殊性,肖晨光选择最安全、保险的股静脉,进行置管。
拆开消毒好的一次性材料。
将里面的东西,按照操作步骤,分门别类。
动作迅速、明了,材料如同在手术台上的器械一样,整齐划一。
单单这一手,已经征服了杨德怀。
经常做手术、进行穿刺的人,都会有种本能的直觉,像肖晨光这样的操作,一定是经过了成百上千次的训练。
就如同当时在他家磨的那枚鸡蛋一样,只有熟能生巧,才能呈现出现在的效果。
“小肖,我来负责皮肤消毒,你是准备做股静脉穿刺?”
“对。”肖晨光回答。
“好!准备工作交给我。”
别看杨德怀没操作过血滤管路的留置,但基本原理还是懂得。
他拿起消毒用物。
以股静脉为穿刺点,将消毒半径扩大到二十厘米。
如果毛发茂密的,还需要提前进行备皮。
眼前这个刚上初中的孩子,虽说有些营养不良,但发育的还挺好。
最起码一切正常……
杨德怀边消毒,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早年间在普外科做疝气手术的画面。
就经常碰到本该正常的。!。发育,因为囊疝的原因,出现。。!或!。。的情况。
甚至有的更离谱……
杨德怀不愿多想,毕竟那是男人一生的痛。
此时,患者的皮肤消毒已经完成,一件件无菌单铺在了他的身上。
男孩虽然有些紧张,但旁边一直有爷爷在守着,还是克服了心中的恐惧。
“小肖,这里的无菌区,能坚持的时间不长,要是管子不好放,就只能先推到手术室,放完血滤管再回来。”
这种大面积、全方位的皮肤覆盖,是为了保留穿刺附近的最大无菌屏障,防止术者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污染术区。
毕竟急诊抢救室的环境过于嘈杂、混乱,能在这种情况下维持无菌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杨德怀看着周围人来人往的,也是露出迫不得已的表情。
如果真要去手术室。
一来二往,中途耽误的时间会非常久,肯定不利于孩子的治疗。
所以现在杨德怀只能寄托于肖晨光,做到一针见血,将这种不必要的风险降到最低。
“杨主委,放心,一针的事儿。”
正在台上操作的肖晨光,跟往日台下谦逊的性格有所不同。
此时的他,极为自信。
特别当一切准备就绪,肖晨光用手里的利多卡因针剂,开始给患者上局部麻醉时。
表情里透着的那股子专注,如划破黑暗的一束光,让人心里无比踏实。
“小伙子,还有感觉吗?”
局麻结束,肖晨光用针头轻微触碰患者的皮肤表面,用来评估他的疼痛感受。
“麻麻的。”
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只感觉大腿内侧有接触感,但并没有疼痛传来。
“行,现在给你置个管子,一会把血里的毒素清出来,就没事儿了。”
肖晨光一边跟患者聊着天,手里的动作却很迅速。
外科手消毒、戴无菌手套。
操作台上,一根半扎长的银色金属钢针,牢牢攥在手心。
当一旁辅助的杨德怀,看到这根穿刺针时,本能的眼皮一跳。
又粗又长。
坚固无比。
正如肖晨光所言,就连穿刺针,都比一般的深静脉钢针要粗。
肖晨光却没有丝毫犹豫。
手指轻点皮肤,即便是透着乳胶手套,他还是清楚的感受到了患者大腿根部那强劲有力的股动脉波动。
作为人体重要的动脉血管。
起到了输送氧气和供给营养等作用。
一旦误触破损,其强大的脉压,能让鲜血顿时喷涌。
毫不夸张的说,古代那种血溅三尺的形容,在动脉破裂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
“小肖,股动脉内侧0.5cm进针,穿刺效果会更好。”
杨德怀之前没见过肖晨光做过深静脉穿刺,因此显得有些唠叨。